周末讲经 | 《楞伽经》略说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4-21 23:24

 

  适逢周末,杭州灵隐寺再开讲经法筵。2019年4月13日上午,来自各地的善信居士相约杭州灵隐寺直指堂,一起聆听杭州佛学院妙戏法师略说佛经要典《楞伽经》。



  妙戏法师首先向大家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听闻法师讲经?听经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从怎样觉悟到自己的本心为题,扼要介绍了《楞伽经》的译本、传承和要义。
 
  《楞伽经》是禅宗达摩初祖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是历来禅者修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至今仍然是印证我们学习佛法心得的一部经典。



《楞伽经》的三种译本
 
  1.宋译本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所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亦称《四卷楞伽》。

  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妙戏法师以四卷本为讲经底本。

  2.魏译本
  为元魏时,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所译《入楞伽经》,十卷。

  3.唐译本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佛陀在哪讲《楞伽经》
 
  经中记载:"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而说妙法。楞伽为梵语,中文译为"不可往"、"不可到""难入"。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经题
  "楞伽"为山名,也是城名;因"城"在楞伽山顶,故以山名为城名。此山城极高,原为夜叉王所据,无路可通,无神通者不可往,所以名"不可往"。楞伽山在今之斯里兰卡。其中"兰卡"即为楞伽之今译。

  "阿跋多罗"为"入"之义。意为佛陀入"不可往"之山所说的宝经。当年佛陀在龙宫说法后,自龙宫出,即于楞伽山城,降伏夜叉王,开演此大乘无上经典。《楞伽经》是佛陀以自证境界,为诸大菩萨开演之无上圆顿法门,非凡愚可入。



《楞伽经》主要内容
 
  本经的主要内容是说:佛陀在大海滨楞伽山顶,对以大慧菩萨为首的诸菩萨弟子等演说佛法奥义。《楞伽经》一开始,大慧菩萨向佛陀请教108个问题,而佛陀把这些问题搁在一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根源上谈心的问题,本性的问题以及相的问题。众生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之无明。佛陀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和二无我。妙戏法师对"四门"名相作了详细解释。


 
  五法:相 名 分别 正智 如如
  五法就是相、名、分别、正智和如如。世界上的万象万物就是相。人执着于相,就有了名的概念。有了名之后就有了分别。分别从那里来呢?从妄想中来,要断除妄想,必须要有正智。正智还是有漏的,最终  要达到如如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的无上的佛的境界。

  妙戏法师说:相、名、分别(妄想)三者,是世谛、是生灭门,也是染法;正智、如如,是真谛、涅盘门,称为净法。


 
  三自性
  1.缘起自性
  一切法皆依众缘和合而妄起,无有自性,故称"缘起自性"。(唯识法相宗称:依他起性)。

  2.妄想自性
  众生执着于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现象,起了妄想,有了分别,这就是妄想自性。(唯识法相宗称:遍计所执性)。

  3.圆成自性
  一切万法依妄想自性执着而分为内法和外法。内法就是佛法。修法修到一定程度,要把佛法都抛弃掉,因为佛法也是一种法,到了最后的境界,一切法都无挂碍。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

  外法就是世界上的一切法,那就更不用说了。抛弃了内外法,断除了执着于内外法的相之后,便是圆成自性(唯识法相宗称:圆成实性)。证得圆满自性之后,就是等觉、妙觉之位,到了佛位。


 
  八识
  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一有情都有这种心意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略)。

  若得离心意意识,即能二死永尽(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到自觉圣趣。"自觉圣趣"就是如来自证之境界,如能到此境界,即是入如来地,证如来法身。这也是《楞伽经》所阐述的最高境界。


 
  二无我
  二无我:即人无我与法无我,也就是"人空"与"法空"。人与法,之所以能空,是因为人与法都无自性。二乘偏证人无我,达人空,法执未断,故证有余涅槃。诸佛菩萨证得法亦无我,故证大涅槃。人法两空,二死永亡,不生不灭,得大自在。



  《楞伽经》最初的意旨,即是欲令行人了解四门(五法、三自性、八识和二无我),通达此四门,顿断烦恼,分证法身。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离四门",所谓"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亦即是大慧菩萨的赞偈"远离觉所觉"。



  一阐提
  妙戏法师介绍了《楞伽经》圆融的"一阐提"思想。"一阐提"对于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影响至深至广,可以这么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佛性理论之所以会成为中国佛教佛性理论的主流,与《楞伽经》的"一阐提"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楞伽经》不是一部普通的佛经,而是阐述佛法甚深理论的典籍,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概括性。妙戏法师希望大家平时多读诵佛教经典,养成勤于思辨的习惯。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经典,智慧如海。



 
撰稿|法靖
摄影|一叶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