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 话童子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6-01 15:33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后壁有一组大型雕塑,是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的"五十三参"海岛立体彩色群塑,塑造了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150余尊。


  据《华严经》所讲,幼小的善财童子,以童稚之身,发心广行,他一路不惧艰辛,经历了一百一十城,前后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也就是说,在五十三参的过程中,善财童子得到了五十三个次第的提升,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的事迹,给无论学佛还是不学佛的人都有很深的启示。

佛教里面的童子,具六层含义。


 
 (1)童真入道
 
  童真行者,发心求法,故称为童子。只有以内心最真诚、最热情的赤子之心上求佛法,方可称为童子。

  所谓童真,并不仅指身体上的童身,而是指永远保持自性的天真活泼,一心向道,才称童真。



  (2)清净无垢
 
  以童子来表法,表示修行之人真正地见道以后,显发根本智,具足无漏功德,开显自性之中本具的无漏功德,所以称为"童子"。



  (3)戒行清净
 
  菩萨天真纯洁,戒行清净,充满慈悲智慧,故以童子形容。如同婴儿一般不曾被世间纷杂所染污,才可以称作童子。



  (4)应机示现
 
  菩萨法身无形,应机示现。如《普门品》中就详细列举观音菩萨的三十二种化身。文殊菩萨曾多次在众生面前示现童子相。"善财"为表达佛法应当尽早修学,也化现为童子身。



  (5)启发童蒙
 
  菩萨启发童蒙,依般若智而精进修学,故以童子比喻初学。在佛法面前,我等烦恼深重的凡夫犹如孩子一般,希求无上佛法的滋润。



  (6)童子地位
 
  佛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证得初地或八地以上果位的菩萨,都可统称为童子。因为菩萨是如来法王子故。一切补位菩萨如同君王之太子,必将承佛圣位,所以经典中常将精进修学的菩萨比喻为童子。

  《大般若经》云"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住童子地,一切所愿无不满足,常见诸佛曾无暂舍,于诸善根恒不舍离,常能成熟一切有情,亦常严净所有佛土,从一佛土趣一佛土,恭敬供养诸佛世尊,听受修行无上乘法。"

  菩萨修到童子地时,充满慈悲智慧,热情和乐,内心纯净,所以在佛教典经中。常常以童子来形容菩萨,以表菩萨的纯洁、天真、高尚、热情、和乐的种种美德。



  当孩子们幸福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当90后感慨着逝去的童年,当80后回忆着过往的天真,佛弟子应当观照一下自己的内心,看一看自己是否对佛法具足了"信心",对上求下化是否具足深切的"愿心",观察自己生活中是否行持"戒行"。你我借助这样一个殊胜的节日,登"童子"位,见真如性。

人生如幻,戏法虚构,
能去诸恼,此亦是真。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