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念处」法门的健康应用 ──契理、契机之「佛教养生学」

编辑:慧容 日期:2018-12-01 09:48

 

 

  中国传统宗教或武术的各大流派,大都重视养生,特别是道家强调性命双修,其性功是修心养性,命功则是具体的动作、功法。
 
  西医认为:为了维持健康,治疗疾病,对外,环境要予以清洁、消毒,对内,则是灭除细菌、病毒。中医体系则依阴阳与五行的理论系统,对应身体经络穴脉的运行位置来洞察人体,治疗疾病。
 
  而佛法看待疾病,又另有迥异于中、西医的一套体系性学说。它依于「四大」与「四食」原理,归纳出「四大不调则病」、「四大调和则病癒」的平衡法则:四大之一(或之二、之三)倘若增盛或是减弱,这就构成了「四大不调」的失衡现象,轻则致病,重则死亡。


《易筋经》

  中国佛教与道教,在跨宗教的「互拒互摄」过程中,难免会有相互参照的现象。例如「六字诀」,它是一套兼具养生和治病功能,且符合中医经络学原理的吐纳功法。原创者是道教的陶弘景,佛教的天台祖师智顗,也採用它作为养生与治病良方。又如《易筋经》,这已是一套融合佛教、禅学、武术和医学的佛教养生功法。
 
  其中,从「六字诀」的源流与发展以观,这是来自印度的佛教,在融会中国传统文化后,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之佛教的明证。     
 
  其次,疾病带来困苦,肉体的衰老与疾病,是佛法关怀救度的内容,身体健康,则是离苦得乐的目标之一。因为,「离苦得乐」、「度一切苦厄」,这恰是佛陀修证、说法的目的。准此,维护身体健康,以避免自己痛苦,又带来他人的负担(让他人增加困苦),这理应是个人生活的「基本义务」。
 
  分而言之:就解脱道而言,健康是个人修行的基础,因为,修行需要维持体能,当身与心受到痛苦的束缚时,禅观功课很难进展。就菩萨道而言,有了健康的体魄与愉悦的心灵,才能承荷重任,对众生与乐拔苦,圆满「自利、利他」的功课。


  笔者于去年五月著述《佛教养生学》专书,依佛典所述「四大」、「四食」、「色法生成要素」、「正知而住」与「四念处」等学理,建构了「佛教养生学」的系统理论。其中实作部分,笔者提出了两大项目──「四仪正姿」与「动中三昧」。这不但是四念处禅观的起手式,也是袪病、健身的实作要领。
 
  「四仪正姿」,即在日常行住坐卧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以免因姿势不正,产生肌肉的偏差扭力与骨骼的异位;
 
  「动中三昧」,即是健身加行的「柔胯鬆肩」功法,藉由特定动作的反覆操作,消除身体重要关节和肌肉的僵硬紧张,使之柔软灵活、坚韧有力,进而调和四大,重拾健康。


   本文的另一重点,即是依其中之「四仪正姿法」,就「四大调和」的袪病、健身原理,针对人体结构组织、当代环境趋势与个人情境差异,进一步提出「契理」而又「契机」的实作要领。

  吐纳养生的起源,最早是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彩陶罐上,发现绘著吐纳练功姿势的人形,这显示五千多年前人已知道用吐纳来养生。有关吐纳行气的历史文献,有西元前380年战国时期的《行气玉珮铭》、庄子(西元前369〜286年战国时期)《刻意》篇、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西元前163年)文物中的「养生运动导引图」。

  「六字诀」治病的概念,是南北朝养生家陶弘景(西元456〜536年)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提出,集大成者为隋朝智顗大师(智者大师,西元538〜597年)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和《摩诃止观》中提出「六字诀」养生和治病。
 
  《易筋经》相传为南北朝后期菩提达摩所创。菩提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曾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为《易筋经》。据云,《洗髓经》当作衣钵传于慧可法师,但并未流传于世,属于内修宝典;而《易筋经》留在少林寺,流传至今,是外修宝典,也是少林武术的源头。
 
   除了以上的普遍说法外,《易筋经》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易筋经》应出现于秦汉时期的术士导引之术,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后,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经学者考证,『少林版本』的《易筋经》于明清时代开始流传于民间,而少林僧侣们也对《易筋经》进行部分改进和发展,但学术界基本否定《易筋经》源自达摩的说法。

  这些派别都重视养生,也有养生的方法,但古代没有处理这些功法具体对身体疾病治疗的疗效,目前只有西方医学针对运动研究其具体成效。且,《养性延命录》、少林拳、六字诀、《易筋经》等,虽冠上佛教养生名称,但与中国阴阳五行、十二经络调理观念融合,没有运用物质的特性四大的概念。

  佛经指出:「色法」的基本组成特性,可以归纳为四类,也就是「四大」(梵catvāri mahā-bhūtāni,巴 cattāri mahā-bhūtāni)或「四界」(梵catvāri dhātu,巴 cattāri dhātu)。如云:"云何知色?谓四大及四大造为色。诸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是名为色。"
 
  意指所有色法──物质,都具备四种特性──四大,并以此为基本质素而组合成各种物体──四大所造色。
 
  「四大」又称「四界」。界(梵 dhātu),有范畴义;每一法之所以会被划归此一范畴而非其他范畴,必有其属于该一范畴的特质或要素,由此,「界」有根基、类别、要素等义。四界,是指物质的四种要素,或是四种不同于它类的特性。「大」有「普遍」的意义。因为这四者是一切物质普遍存在的共同特性,故称其为「大」。

  无论是有情(生命)还是非有情类,只要是物质,就必然有物质的四种特性。就其共同特性(共相)而称其为「大」──普遍存在。若从四大中各别特性的彼此不同而言,则一类与另一类又各自保持不同的特质与作用。故用在分别色身中各个不同的特性时,多以「界」称之。故在行文中,有时笔者会依色法特性与功能的不同,而用「四界」之称。
 
  「四大」的具体内容是:地大(梵 prthivī-dhātu,巴 pathavī-mahā-bhūta)、水大(梵ab-dhātu,巴 āpo-mahā-bhūta)、火大(梵 tejo-dhātu,巴 tejo-mahā-bhūta)与风大(梵 vāyu-dhātu,巴 vayo-mahā-bhūta)。
 
  经中说明「地界」的特性是「坚(硬)」,其作用是做为「支撑」的基础;「水界」的特性是「湿(摄)」,其作用是「流动」、「聚合」;「火界」的特性是「热(暖)」,其作用是「熟成」、「变化」;「风界」的特性是「推(撑)」,其作用是「推动」、「撑持」。如云: "所谓地为坚性、水为湿性、火为热性、风为动性。"

  以现代语言来说明,物质的四种特性,即:

  一、「地界」是物质的「密度」,从身识触觉的感受,而得知物质有软、硬,细、粗与轻、重等特性;其功能是作为水、火、风界的支撑体。      
 
   二、「水界」是物质的「黏度」,这是物质收摄聚合的特性,黏度大者聚合成团,黏度小者流散而不成形;它有将物质加以黏合、聚集的功能。
 
  三、「火界」是物质的「温度」,低者身触感知为冷或凉,高者则为热或温;热度的本身有成熟变化的功能。
 
  四、「风界」是物质运动的「速度」,运作速度快,身触感知为「推」力;运作速度慢,则可感知其绷紧或支撑力;所以它是物质中推动、运作、撑持的功能。
 
  中医有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则,而佛法的四大理论,也会指出界与界之间相摄或相拒的特性,如地大是物质的静性,风大是物质的动性;水大有聚摄、向心的功能;火大有分化、离心的功能。

  原本四大指的是:所有物质皆具备的密度、黏度、温度与速度等特性──称为「性四大」,而并不专指土地、水液、燃烧与风吹之自然界现象。但是除了以上所说的特性,各种物体确实会表现出某一或某些「界」的明显特质或强烈特性,故在经典中,又以其特性增盛且配比不同的具体构造,也就是「四大种所造色」的种种呈现,就其自然物象而分别其为土地、水液、燃烧与风吹的自然现象。在论典中又进一步细分为「性四大(界)」与「相四大(界)」。如以土地与岩石为「相地界」,水流与雨滴为「相水界」,火堆与火苗为「相火界」,狂风与微风为「相风界」,总称为「相四大」。如云:「地常坚相,乃至风常动相」。此中又有「总相」与「别相」之说,如云:"分别无量总相、别相。如地有总相,以三大故,地是别相。一切地,皆是坚相,是总相。四大是色阴。"

  前面依无情界的自然现象来作命名,接著以有情界的「色蕴(阴)」而论,「性四大」是有情共同的物质特性,而「相四大」则是在物质中,特别表现某一界特性的色身组织与结构。如云:" 髮毛骨齿,皮肉五藏,斯即地也;目泪涕唾,脓血汗肪,髓脑小便,斯即水也;内身温热主消食者,斯即火也;喘息呼吸,斯即风也。"
 
  若从别相四界的角度观察色身,则骨骼与肌肉是地界的别相呈现,有硬软、粗细、重轻的特质;血液与体液是水界的别相呈现,有流动与黏著的特质;体温是火界的别相呈现,有熟变并消化食物的功能;呼吸与体内组织间空隙的气流,则是风界的别相呈现,有推动与撑持的功能。

  (一)四大不调则病生

  有情生病的原因,佛经指出,是因为「四大不调」的缘故。如云:   "四大假合,虚幻不实,稍乖保调,即生苦恼,此名为病。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浮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百节苦痛,犹被杖楚。"

  有情色身是依因缘条件,而生成散坏的聚合体,所以说它是「四大假合」,如此暂有还灭的存在状态,有如幻影般不实在。而只要稍欠保护、调理,就容易发生疾病,多有苦恼。只有「四大调和」才能身体健康。而所谓的「调和」可以说是地、水、火、风四界的平衡均等,如果有哪一界过于增盛或是过于耗弱,就会因为失去平衡、无法调合而产生病相。

  四大不调之相,分别是:地大增盛,则全身沉重;地大耗弱,则举身瘫软。水大增盛,则全身或局部出现水肿现象;水大耗弱,则喉头焦渴,皮肤乾燥。火大增盛,则全身发烧,或是局部燥热;火大耗弱,则举身寒颤,手或是足冰冷。风大增盛,则因气息衝击,局部感官或肢节胀痛欲裂;风大耗弱,则全身僵直,毛孔闭塞。
 
  经中又云:" 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若诤,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风诤,亦复如是。"
 
  「诤」(梵 adhikarana)是争执、诤论,也是「烦恼」的异名。《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将「诤」分为三种︰
 
  1、烦恼诤︰指百八烦恼。烦恼是所有争执与诤论的源头,故亦名「诤」。
 
  2、蕴诤︰指的是要面对五蕴无常、身心不调乃至四大崩解(死亡)的纷扰。由于这都会带来生命的纷乱难安,故名为「诤」。
 
  3、斗诤︰指诸有情互相凌辱,言语相违。此中的「地界若诤」即属身心不调乃至四大崩解的「蕴诤」。
 
  地界的密度(软硬、粗滑或轻重)若是不能恰到好处,就会失去平衡。不祇是地界,身中四界若有任何一界,与其它三界不能平衡,这就是四大不调的现象,轻则患病,重则致死。

  (二)四大调和则病癒
 
  如上所述,「四大不调」会生病,反之,四大调和,则诸病皆癒。如云:" 四大调和,众病皆愈。"
 
  「调和」,是调理和顺义。身体「四大」倘若回归到调和状态,疾病就能痊癒。现代人多劳心,或地大增胜,身体粗重;或水大增胜,下肢水肿;或火大增胜,虚火上升,更增加黏稠、乾燥,就像烧糊的粥一样;此时,风大也无法顺利运转,气脉不畅通,于是造成气淤血滞的现象。这是许多坐办公桌吹冷气的上班族、爱滑手机的低头族,共同出现的身体毛病。这时可透过适度的运动,以良好的「触食」(四种「食」之一),而达致身体的「四大调和」。

  以笔者所推广的「动中三昧」──「柔胯鬆肩」功法为例,透过鬆肩与抬胯,让色法在四个大关节处碰触、延展,可增加四界特性中,地界的轻软绵密,水界的流畅滋润,火界的温煦化瘀与风界的推动去滞等正向功能,正好可以对治现代人的色身麤重、气瘀血滞之病。

   有关「四大」的「调和」状态,可从三方面以言之:
 
  1. 整体的调和:如身体中「地界」(筋、骨、肌肉等)的密度适中,其软硬、细粗与轻重适当,不过度僵硬,也不会软弱无力。「水界」(血、髓、脂肪等)的黏度适中,不太稀薄也不过于黏稠。如若血液过于黏稠,轻者输氧量与代谢变差,重则引起血栓和部份组织的坏死。「火界」(身体各部位的体温等)适中,不太冷凉也不过于燥热,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有致命的危险;「风界」(身息)柔畅通达,例如,呼吸不畅,会影响细胞的含氧量而降低细胞品质与活力;心律不整,会导致头晕、昏厥、呼吸困难或胸痛,这些都是风大失调的现象。
 
  2. 界与界之间的调和:地界须与风界调和,否则会有身体沉重、头重脚轻、头胀欲裂、瘫软无力等现象;火界须与水界能够调和,否则会有体温失调或水肿瘀滞等等情状,不一而足。
 
  3. 功能的调和:所谓的「调和」状态,若从功能的角度来理解,以「支撑」作用为主的硬结构,如骨骼,就要緻密坚实;而以「运作」功能为主的软组织,则要柔韧绵滑。该硬的地方不够坚硬,例如骨质疏鬆,支撑整个架构都很吃力,一旦外力撞击,就很容易骨折。该软的地方不够柔韧,例如肌肉僵硬,会导致动作费力,强行拉扯还容易产生撕裂伤。
 
  总结而言,四大的物质特性,四大所造物的整全身体,还是组织的配置功能来看,所谓「四大调和」,必须是色身的四界达致配比恰好的「平衡」状态。

  (三)界分别观根治于心
 
   佛法是医心,并无取代医疗的企图,佛陀时代,比丘有病依然以就医、服药为原则。但是如前所述,佛陀就著「四大」结构,点出「四大不调则生病」的原理,与「平衡四大」的医病原则。
 
  运用佛法的「四大说」,多著眼于日常生活中的身体保健。进而依身心交感的缘起正理,调理情绪以保持身心的平稳,断恶修善以淨化心念与色身。佛法直探疾病的根源,将贪、瞋、痴等不善意念名之为「毒」,即著眼于该诸不善意念所导致的色身戕害,以及长远而言的生死大病。如云:" 世医所疗者,唯能治四大。如来善分别,六界十八界,以此法能治,三毒身重病,能治孾愚病,……。"

  这就说明,依「界分别观」,不祇可以调和四大以对治身病,更能根治婴儿一般愚痴、无明的生死大病。原来,佛说诸界不祇四界,可依修行需求而分作六界、十八界等不同范畴的分类法。主要是运用在止观修行时,如实观见诸界的麤相、细相、好相、丑相乃至微细色聚相,见其生灭变迁、灭灭不已,从而洞察诸界无常、无我、寂灭的法则,用以根除生死流转的无明大病。(待续)

   (一)援引教证
 
  「四大调和,众病皆癒」,这是核心而根源性的指导原理,但是如何应用在身体之中,以达到健身与治病的效果?这需要针对色身结构与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可实践而有成效的具体养生方法。佛教的修行法门,最主要的目的是断除烦恼、体证解脱,法门本身就有整治身心的意义;因为有情的一切苦恼,都根源于身不淨与心不善导致的恶果牵缠。故本文在设计佛教养生功法时,即依循佛陀所教导的「四念处」禅修法门,针对养护色身、健身去疾的养生目的,以「身念处」的内容为取材的来源。

   依据《中阿含经》〈念处经〉中所说,「身念处」的观察方法,在正念与正知的引导下,如实观察身体的内容与运作次第,包含四威仪、持息念、四禅定乐、界分别观与不淨观,此诸善巧,皆以达致「身心调和」与「四大平衡」为原则,其中「四威仪」,即:行、住、坐、卧等四种包涵所有静态、动态的姿势内容。如云:
 
  "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昂,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鉢,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经文中详尽列出行止出入的各种姿势内容,首先是行进与住止,站立与坐卧的四种姿势归类;再者则说明眠寤语默、正知出入、屈伸低昂、著衣持钵、威仪庠序等,涵盖日常所有静态、动态姿势的内容。由于持息念、界分别观、不淨观、四禅定等禅观原理与善巧,在笔者的其他专书中已多有论及,本文为免重赘,故依四威仪之「姿势」为主要讨论内容。

 

  (二)良好姿势之四大判准
 
  人体四大的平衡与否,在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受到各种姿势运作的影响;姿势正确,则身体的四界调和,姿势倘有错误,将导致身体的四界失去平衡。
 
  「姿势」,是指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与样貌;从具体构造来说,是指骨骼、关节与肌肉各部位之间,总体的排列与组合状态。依据身体静止与移动的状态,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的姿势,此中,「静态姿势」是身体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静止的状态,如站立、席坐与躺卧等;「动态姿势」是依于活动内容的需要,各部位的相对排列,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比如步行、疾走、跑步或跳跃等动作。
 
  所谓「良好的姿势」,具体内容为何?坊间讨论姿势与仪态的书籍与观点非常之多,但由于各人体型胖瘦与肌力强弱等个别差异,以及身体活动的多样性,并不容易对「良好姿势」提出单一的定义。以下先从四个判准,讨论良好姿势的各种主张,再进一步提出本书的观点。说明如下:
 
  1. 真理判准
 
  「真理」,指真实不变的道理,有「正确」的意涵,故「真理判准」又可称为「正理判准」,即:正确而合于事理的判断标准。所谓「姿势」的「真理判准」,是指当姿势处于「正确的」,「对的」状态时,就是「良好的姿势」。而「正确姿势」的具体内容又是什麽呢?即是身型(躯干的静止形态)样貌与身法(躯干的运作方法)技巧。
 
  在中国文化中,最重视身型样貌与身法技巧的,首推武术的锻练。武术界多以身体各部位的标准姿势,来作区分性的描述,所提出正确身型的要领如: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鬆腰落胯等。而西方医学则多从人体的外形与结构来说明正确身型,如:背挺直,伸后颈,收下颔,缩小腹」等内容。
 
  比较各家「正确姿势」的具体内容,各家说法虽然不一,但是要求身型「端正挺直」的大原则一致相同。然而对于胸与背,腰与腹的细部微调,则多有差异。
具体举例:中国武术的不同拳种,在躯干身型的表现特徵上有所不同。大略而言,动作柔缓的拳术,讲究畅胸、拔背、立腰与实腹,如太极拳;动作激烈的拳法,多要求挺胸、塌腰与收腹,如八极拳。这应该是著重技击攻防,而有各类差异的身型要求。西方医学也会针对不同动作的功能或目的,提出各种适当的操作方法;如对于静态的立姿与坐姿,动态的行走与跑动,以及打电脑、阅读、写字等动作,都一一提出正确与错误姿势的相互对照与操作说明。
 
  大家都能普遍认知,姿势的良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至为深远。但是对于「良好姿势」的内容,经以上列举各种角度的说法可知,在「身型端正」的共同原则之外,会因不同动作的要求与不同目的的达成,而有不同身法的内容。所以,姿势的「真理判准」,所谓「正确」或「良好」,是一个形式与原则的表述,具体与实质的内容,则端视实际动作本身的功能或动作者本身施作的目的而定。

 

   2. 伦理判准
 
  在佛教经典中,常以行、住、坐、卧之四相,涵盖静态与动态姿势的所有内容,并以「威仪」──威德与仪则,提醒佛弟子(特别是僧侣)应该注重日常的行止进退,要有庄重严肃的容止与仪态,故名其为「四威仪」。这四种体态仪表,常听到的描述是:「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也就是:行走时不要拖遢、懒散、怠慢,要像微风一样轻快;站立时不可关节屈曲、体态萎靡,要像松柏一般挺拔直立;趺坐时不可拱背塌腰,掉动不安,要像大钟一般稳固而庄重;躺卧睡眠时,不可七仰八叉,张扬失态,而是右胁而卧,像弯弓一样柔屈而安稳。可知佛教对于良好姿势的要求,有其伦理判准。这是从社会礼仪的角度,来要求修行人的「威仪」,期许他们在入众、处众时,要有端严庄重、诸根寂静的仪态,让互动者自然生起欢喜心,从而感受到修行者的安稳、宁静。

   3. 美感判准
 
  「美感」,即「美的感受」,是指对美好样态的感知与觉受。美感,属于个人经验,具有个人主观的特性;而要对「美感」作出判断,说出理由,明确提出其所以为「美」的原因或条件──「美感判准」,则须有哲思的运作,抽取出普遍共通的客观法则。
 
  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姿势的原始功能,是为了实用,但是我们也常听到「美姿」或「美仪」的说法。「美」有漂亮、好看的意思,「仪」是法则、规范与标准之意。「美姿」──美观的姿势,或「美仪」──美姿的法则,意指能让人感觉美观,或是传达该人深厚涵养与优雅气质的举止仪态。
 
  有关「美姿」或「美仪」的内容,如站立时,要抬头挺胸,背部挺直,肩臂放鬆,小腹微缩等;又如坐姿,要双腿合併,不要翘脚等。这些是共通的基本原则,在此之外,也因应性别与场合的不同,而有细部的差异;例如:提到女性的仪态,有穿高跟鞋走路的内容,或为了表现女性的优雅,坐时双腿斜摆的仪态。这是在站、坐与行走的正姿基础上(亦即:在身体应端正挺直,抬头挺胸与缩腹敛臀等原则之上),针对性别与场合所提示的应用差异。
 
  姿势的美感判准,其内容比「正确姿势」的范围更宽泛,包含了不同文化对于性别或场所的各种考量,有时差异很大。

 

  4. 效益判准

  讨论身体姿势的学说与理论非常多,除了西方医学的伤害防治与复健学门之外,坊间更流传著各种跌打损伤的治疗与正骨或整脊的调整方法。主要的诉求,多从「解除疼痛」与「维护健康」的角度,对正确姿势提出各种主张。
 
  其中如临床运动学,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研究人体的运动机能,分析各种姿势与动作,并针对所发生的问题来进行治疗。又如生物力学,是对生物的运动与构造,进行力学上的研究。而复健医学亦针对骨骼、肌肉与肌腱,进行力学分析。总的来说,就力学的角度而言,重心线愈贴近支撑层的中心,就是愈安定的优良姿势;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容易疲劳的姿势,就是优良的姿势。
 
   各个学门定义「良好姿势」的内容,会因为评断的角度不同而有差异。无论如何,从「不受伤」、「不疲劳」或「安定」等角度来讨论姿势,都是从姿势的「效益」来考量,可称是良好姿势的「效益判准」。

   依据「色法四界」的特性与作用来考量,与姿势相关的内容是:
 
  (1)、「地界」的支撑作用,如作为支撑的骨骼(硬地界);(2
、「水界」的摄聚作用,如肌肉的收缩与伸展;(3)、「火界」的温暖──温度,身体在运作中会产生热度;(4)、「风界」的推动与撑持作用,身体所赖以活动的力量。
 
  而直接与姿势有关的是地界与风界,即:以硬地界之骨骼作为支撑,以软地界的肌肉担负运动的功能;能正确调度并使用骨骼与肌肉,则能不受伤而且省力。更再施以「风界」推动之作用,则能产生动作迅速之效果,如跑步或跳高的竞赛,迅速的姿势是得胜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良好姿势的定义,从「色法四界」的特性与作用,著重于如下三项「效益判准」:一、安全考量:不受伤,二、功率考量:省力,三、速度考量:迅速。也就是:能达到安全、省力与迅速的姿势,就是良好的姿势。

 

  (三)主观需求与客观情境
 
  有关姿势的「真理判准」内容,虽然各家说法大同,但是仔细比较,则会发现其中亦有小处差异。例如:「挺胸」与「含胸」的要求不同;「翘臀」与「敛臀」的要求有异。那麽,想要学习良好的姿势,却面对不同的说法时,应该如何作选择呢?
 
  如果说「含胸」是武术锻鍊,攻防技击上的需要,那麽,「扩胸」则是为了开展胸腔,增加肺活量。两者不是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行为主体要先想好:「目前我需要什麽效益?此刻的姿势,能否达成这样的效益?」
 
  而主张「翘臀」,是著眼于身体尾端排废水的作用,「敛臀」则能稳定骨盆,收聚力量;因此可以这样说:依于「缘起」法则,良好身姿的「真理判准」,其实并不能孤立于情境之外,设一套标准形式的姿势规格,而必须就著主观需求与客观情境,作功效或机能上的考量。

   再者,依笔者在大学向年轻学子授课的经验,现代教育环境比从前活泼而自由,以「威仪庄严」或「尊师重道」的理由,也就是良好姿势的「伦理判准」,来要求学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其效果显然不彰;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有没有「威仪」,并不在意,也不感兴趣。而且学生若是认为:「我即便弯腰驼背,站得像一隻虾;瘫软塌陷,坐成一团烂泥,但内心是尊敬老师的!」这时,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笔者推广良好坐姿,不从标准规格的「真理判准」著眼,也不从许多人不感兴趣的「伦理判准」,来讨论良好姿势的内容,而是从「功效」、「效益」的角度,也就是从姿势对身体的影响来加以强调与说明。
 
  姿势的「效益判准」,是著眼于姿势所要达到的最好效能。凡是某一姿势,能够具足该姿势本身所要达到的最大功效,那就是「良好姿势」的「效益判准」。故在下定义之前,首先考虑人体在完成一个静态或动态的动作,所使用的工具,那就是骨骼与肌肉。

   其中:骨骼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其馀尚有「保护」与「造血」等功能,如头骨对于脑髓的保护,骨髓有造血功能等。而肌肉的主要功能是「运作」,一般依据结构的不同而分为心肌、内脏肌与骨骼肌。这三种类型的肌肉都有运作的功能,其中心肌与内脏肌,负责的是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如心肌─心脏的功能就像机器的马达,它无时无刻不在跳动,做为血流输送的总部,能量传达的根源。各种内脏也分工运作著各种生理功能。而与姿势最有直接关系的是骨骼肌,它连结骨骼,以骨骼为支柱,因应所需以变化各种姿势。所以肌肉,特别是骨骼肌,可说是完成姿势最主要的因素。
 
  肌肉在运作成各种动作与姿势时,需要耗费身体的能量,所以最有效益的肌肉运作状态,就是能够以最少能量而达到最大效益的方法,也就是说,最省力的姿势,就是好的姿势。然而,姿势是身体许多部位的肌肉、骨骼与关节之间,相对组合与排列所共同完成的,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某些肌肉、骨骼与关节倘若使用不当或位置错误,将会产生伤害或劳损。所以良好的姿势,先要能避免产生疼痛与受伤,进而求取省力与舒适。

   以「四界调和」的角度来衡量「良好的姿势」,这是肌肉与骨骼处于「平衡」的状态,在此平衡的状态之下,进而从事各种活动。有了平衡的肌肉与骨骼状态,各种活动所需求的各种姿势,都可以在轻鬆、省力而有效的情况下展开,并且还能有效地支撑起身体的结构,保护身内各种组织与器官,使它们免受伤害。相反地,不良的姿势,由于错误或无效地使用肌肉、骨骼与关节,将导致疼痛、伤害、变形乃至失能。故所谓「良好的姿势」,可以说是要让所有肌肉、骨骼与关节,都处于最舒适而省力的状态。简要而言,良好姿势的「效益判准」是:「不会受伤,最省力、最迅速的姿势。」此中,「挺直」最省力,「端正」才会平衡,而「迅速」则是动态姿势的较大功效。
 
  良好的姿势,涵盖了「美感」,亦即:姿势的「美感判准」,其根本原则并没有超越「实用」的本然价值。只不过,「美感」的要求,是个人自发的心理自觉,在强调「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邋褟而颓废的姿势,不会被过分谴责,也不会被赋与道德性的伦理判断。在笔者于大学的教学经验中,为了「契理」又兼「契机」,这时,让学生注重行为的礼貌、仪态的美感,往往不如强调「健康的效益」来得奏效。而健康的效益,又恰好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角度。

  总结而言,姿势的效益判准,可以涵盖姿势的真理判准、伦理判准与美感判准之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依效益判准判定其「有效率的姿势」,就是真理判准上正确的姿势,伦理判准上庄严的姿势,以及美感判准上充满美感的姿势。

 

  前节谈「姿势判准」时提及:「良好的姿势」,可以说是要让所有肌肉、骨骼与关节,都处于最舒适而省力的状态。简要而言,「挺直」最省力,「端正」才会平衡。笔者在教学时,常以三个盒子做为比喻。当同样大小的三个盒子,垂直堆叠,摆放整齐地置于桌上,三个盒子是在同一条平衡直线上,盒子是由下往上直接支撑,不须外在力量令其平衡,不用手去支撑它也不会掉落。但当三个盒子不是垂直整齐摆放,而是参差摆放,这时如果没有外力支撑,上、中层的盒子本身无法维持平衡,容易掉落或滑落下来。当盒子参差摆放的时候,为了不让它倒下去,只能用手去撑住盒子的前后,这样,歪斜的盒子才不会倒塌下来。当盒子参差的角度越大,所需施加的外力就越多。(如图示)

 

  读者也可以做一个实验,就是用手拿保温杯。当保温杯是直立时,五根手指头撑住保温杯是平均施力与受力的,但当保温杯倾斜时,五根手指中的其中几根手指,就必须更出力,以防保温杯掉落下来,这时,其馀手指处于「受压迫」的状态。当保温杯倾斜的角度越大,施力与受力就越不平衡,这即是笔者常向学生提醒的力学原理──「角度决定力度」。我们的身体肌肉是由一条条肌束所构成的,当身体端正时,每条肌束平均受力,但若姿势扭曲,因角度不同,某条肌束就会紧绷僵硬。
 
  笔者以盒子的比喻类比身体。身体结构虽然比较複杂,但可以将它简略归纳成头、胸、腹三大部位。按照盒子譬喻的原理,盒子直线堆叠,譬若身体平稳端正。这时,支持的肌肉只要轻轻靠住骨骼即可,从上到下,肌肉的支撑是很均匀的;可是若是上、中层的盒子参差,盒子容易掉落,同理,当头部或身体往前倾时,照理头颅应会掉落,胸椎应会折损,但为何头颅或胸椎无恙?主要是靠肌肉支撑住它们。
 
  一个倾斜、不平衡、不端正的姿势,身体在那个姿势裡维持多久,身体的肌肉就要支撑多久。反之,身体的「三个盒子」只要摆端正了,身体的肌肉不需要多花气力来支撑它。也因此,在笔者所提出的「养生四大平衡」功课中,第一个重要功课是端正的姿势,也就是如何让头、胸、腹这「三个盒子」摆在同一条平衡直线上,让颈椎与腰椎能够非常省力而正确地支撑头部、胸部与腹部,让两条腿很均匀地承担身体上半身的重量,在姿势的端正中达到四大平衡的效益,从而获得身体的健康。

   姿势如果错误,会导致肌肉劳损痠痛,也会因肌肉扭力的偏差,而影响五脏六腑,导致器官功能性的衰弱,严重者可能产生器官病变。例如,若端正地坐著,可以让肺在呼吸的时候,很轻鬆地舒展,让胃在搅拌食物时,很轻鬆地消化,可是如果窝著身体,由于横膈膜被压住,呼吸就不顺畅而感觉不舒服,同时也会影响胃的消化。
 
  一天24小时,扣除8到9小时睡眠时间,一天还有15个小时。在15个小时当中,我们最多只会花2到3个小时做运动,剩馀的12小时是处于平常姿势中。以时间比例来说,姿势与运动的比例约为8:1乃至12:1,显而易见,姿势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如果一天当中,我们为了强身或康复,很辛苦、很费力地做著许多运动,可是做完运动,我们却是以八倍乃至十二倍的时间,使用错误的姿势,让身体不够端正,这时肌肉势将扭力不当,产生劳损、紧张、僵硬、痠痛,这样把运动的效果给完全抵销了,身体还是会不舒服的。笔者常说:「好运动不如好姿势,好姿势不如好心情」。后句涉及「心色相依」的念处正理,而前句正是强调「姿势」的重要。
 
  由于深知姿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因此,笔者在谈养生功法时,往往先谈「如何端正身体的姿势」。

 

  有些习惯性的动作是很糟糕的姿势,应该尽量避免,翘脚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如果翘右脚,右边的骨盆就会往上翘,导致骨盆歪一边;骨盆一往上翘,脊椎也就跟著歪斜;脊椎歪斜,身体各部位为了平衡,就会跟著歪斜,如胸部歪斜、颈椎歪斜、头部歪斜,整个身体歪七扭八,长久会导致身体两侧肌肉不平均的拉扯,产生全身的各种不适。
 
  凡疼痛之处,就是错误使用身体之处。读者可以做个动作,即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压住左手的鱼际(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轻压时很舒服,用力压时就会疼痛。疼痛,是因为力量聚集在此处,软硬度差太多。总之,当身体某部位疼痛时,即是你把力量压太多在那里。凡是有酸、麻、热、胀、痒、痛出现,就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了讯号,这是身体提醒你「姿势错误」的讯息,这时就应该调整姿势。
 
  所有姿势与动作皆应具备的三个主要项目(肌肉、骨骼与关节),建议一切姿势与动作皆应具备的纲领性原则(安全、省力、迅速),并设计一套身体学习「自我觉知」的方法,说明调整姿势的要领。笔者于《佛教养身学》中,已就「身体分区与姿势」,作全面且详细之阐述,兹仅就「运作准则」、「三方平衡」与「三阶进展」等三个面向,略述正姿要领。     

 

  (一)运作准则
 
  从实用的角度来分析,维持人体动作,主要有三个基本元素,即:1. 作为支撑基础的「骨骼」,2. 承担身体运作的「肌肉」,以及3. 感知组织架构平衡的心识。心识可以指挥骨骼与肌肉二者,在变换姿势中,达到运作协调,重心平衡的最佳状态。可以简要归结为「正确动作三要素」,即:1. 支撑的骨骼,2. 运作的肌肉,与3. 平衡的感官。

   更具体的表达,则以平时最常用的姿势为例,首先,正确站立姿势的三要素是:脚跟骨、臀腿肌肉与平衡中线。第二,正确坐姿的三要素是:坐骨、臀腿背肌肉与平衡中线。
 
  1. 结构三要件
 
  (1)骨骼
 
  骨骼在地界特性的呈现,以密度「坚硬」为主,有「支撑」的作用。骨骼主要扮演支撑的功能,另外有赋型与张挂支节的作用。依其造型,可大分为条状与块状,柱状骨有直向、横向与斜行位置,直向骨骼如建筑物中的柱子,横向骨骼如屋上横梁,在身体中辅助直柱。骨骼是姿势的基础,吾人行、住、坐、卧,应该用对骨骼,用对支撑点。例如,坐的时候,支撑点就应放在坐骨上,而非放在肌肉;站立时则用脚跟骨支撑,而非脚掌肉及脚趾。骨骼没有用对,就会伤害身体,不但引发疼痛,甚至会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器官。这就好比头部乱扭,肩颈会被迫用力;胸闷的问题,可能是源自下盘无力,引发上盘肌肉错误支撑的结果。

  (2)肌肉
 
  肌肉在地界特性的呈现,以柔软为主,其功能为「运作」。其运作可大分为:1. 内部运作:固定骨骼,2. 中间运作:近邻伸缩,3. 外向运作:远方牵引。以支撑作用为主的硬结构,如骨骼,要緻密坚实;而以运作功能为主的软组织,就要柔软绵滑。
 
  维持姿势的肌肉要正确。例如,臀部的肌肉是骨骼肌,肚皮内则有一堆五脏六腑的器官,外包以内脏肌。当这个部位需要用力时,用的应该是骨骼肌的力量,而非内脏肌。因为骨骼作为支撑,包覆著骨骼的肌肉也会跟著一起运动,自然形成「一个支撑、另一个维持运动」的状态;至于五脏六腑的器官,例如膀胱收集废水准备排放,肾脏用于过滤,大肠吸收最后水分,小肠吸收营养,胃接纳食物,肺进行氧气交换,心脏更是身体能量的帮浦。
 
  每一个器官各司其职,如果硬是拿来维持姿势,长期下来,将对脏器形成严重损害。所以,作所有的动作,一定要用骨骼肌,不可以用五脏六腑的器官。

  (3)关节

  关节是两块或两块以上骨头连接的部位,此一连接构造,因应于身体结构与动作的需要,可分为不能动、微动与能动关节。关节在连接骨骼的同时,还具有两种功能:1. 支撑连结部位,2. 让连结部位产生活动。它可以传导并分散肌肉活动与地心引力的力量,使四肢和躯干产生固定或运动。
 
  行动时要转对关节。例如弯腰鞠躬时,应转髋关节,而非转腰;下腰捡东西、拖地时,同样是转髋关节。为什麽应转髋关节而非弯腰?因为胸部在上、腹部在下,弯腰是以腰部作为支撑点而将胸与腹折弯。腰椎是一根细细的杆子,支撑上半身的重量,这样弯腰弯久了腰会痛。正确的弯腰不是将腰折弯,而是以转胯、转髋关节为基础的折身,这样,下盘像两根柱子,很稳地扎在地上,上身才向下弯。这个动作做久了,不但不会受伤,反而愈来愈强而有力。此外,要捡地上的东西,有些姿势教学,教我们先弯膝盖蹲著捡,笔者倒觉得,可以试试弯身转胯、转动髋关节来捡拾。

(正面平衡中线图)

  2. 调校平衡中线
 
  西方医学指出,人类静止时,身体的重心位于骶骨与肚脐之间。当我们採取正确站立姿势时,两腿承重均匀,中心线几乎与重心线一致。有关身体姿势的调整,我们可以从表面与内裡两个角度来核校,并利
正面平衡中线:眉心(双眉中间)─人中─锁骨连结─膻中(双乳连线中点)─肚脐─耻骨联合。
 
  背面平衡中线:整条脊柱线。
 
  左右侧面平衡中线:耳洞─肩峰─髋关节外大转子(若是站立姿势,则此中线下延至脚踝外侧,肺骨最下端之外踝处)。
 
  内身平衡中线:从四条平衡中线在头顶的交会点(于大约头顶之百会穴),往下贯穿内身,达至会阴。中间将经过颈椎与腰椎的前曲部位。

(侧面平衡中线图)

  一些定位异常与偏斜的姿势,都会让脊柱和重心线的对应产生变化,使肌肉、韧带、骨骼和椎间盘增加不必要与过多的压力,这是许多人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端正的站立姿势,能将肌肉的收缩、舒放运动,调节安置在较好的范围之内,有效平衡并减轻身体各部位的负担。因此,端正是最佳的站立姿势。就力学角度而言,身体重心线越贴近支撑面的中心,重心越稳,就是越安稳的优良姿势。
 
  身体的大部份运动,以骨骼作支撑,肌肉伸缩、发力,视动作之需要,在关节处作力量的转折。其中关节周围肌肉施力的强弱,如果上下、前后、左右不平衡,将导致身体失衡,产生疼痛甚至伤害。例如屈蹲时,膝关节应对齐脚掌中趾,若因左右肌肉的拉力不平均而偏向内或外,都很容易扭伤。
 
  在运用上,所有动作都要注意调校的三个要件,使动作正确运转,即:正确使用支撑的骨骼,正确指挥运作的肌肉,保持关节周围的力量平衡。具体而言,站立时应以脚跟骨为主要支撑点,踏地时则全部脚掌平贴地面,以增加抓地稳固的盘面面积。上半身以骨盆为托,重量汇集到荐椎,经荐髂关节与髋关节之分力转折,而由大腿股骨,小腿胫骨、肺骨,如拄杖之功能而予以支撑。行进疾走过程中,身体的使用原理相同,惟支撑力由单腿轮流担任,更应注意肌肉施力的平衡,以及骨骼在全身各角度的端正挺拔。

  坐姿则以骨盆底端之左右坐骨为主要支撑点,双腿股骨亦有协助作用。上半身重量之处理与站立时相同,又视盘坐或垂腿姿势,而有运用小腿骨骼支撑力之不同。静态上提拔,动作要领:举荐、开锁、收颔。依四大来说,这种放鬆而挺拔的身体姿势,应以风力轻鬆推动,而不是勉强拉动肌肉。简而言之,是在地界轻软细的基础上,经由水界之流动、火界之温煦,产生风界向上推动的上昇提拉现象。若以勉强提动肌肉来用力的方式,凡是勉强者皆不能维持长久,力尽则羸堕。
 
  动态下推运,动作要领:推荐、提膝、落胯、扎根。行动时,脚掌向下抓地似扎根,腿骨做拄杖,骨盆之荐髂关节顶上,髋关节固下,整条脊柱鬆而上拔。顶要使用身体肌肉最多之臀腿部位,此一部位亦是身体的基底,是发力与支撑之处。
 
  虽然施力的角度与方式,会影响身体的端正与否,以及节省体力的多寡,但是初学者倒是不必要一心期求正确与完美,以至于忽略了对身体重心和中轴的感知,并且失去了运用肌肉以骨骼为支撑的使用焦点。影响身体姿势的骨骼与肌肉因素很多,故无须作意于「一一肌肉应该如何一一作用」,而应以简驭繁,掌握「核心校正、全体呼应」的大原则,首先在头、胸、腹三大核心区块各别调校端正,再以全身为观察范围,作全体呼应即可。

 

  3. 分散重量、降低重心

  人的身体重量是由上往下沉压的,故身体下盘──尤其骨盆部位,实为全身重力之所在。姿势若不端正,则身体脆弱部位,直接承受不当与过量之重量,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肌肉痠痛,严重时亦将影响内部脏腑之健康。所以,使身体健康的首要任务,是「维持端正的姿势」;而维持的重点则在风力──内身力量之撑持与运作。为了省力,身体下压的重量,应该藉由姿势与动作,疏导分散于各部位,即:头的重量藉由头部的端正,而分散于颈肩至双掌掌端末稍;胸膈部位应以后背左右肩胛固定,往后往内胁紧,并将重量引至此处,顺脊骨而下,贯于腰椎;而「腹部」则以左右骨盆部位肌肉夹举,荐椎提引向上。
 
  「降低重心」的方法是:头胸放鬆,前缩小腹、后敛双臀,前后肌肉往荐椎汇注收束。
 
  重心为根,后身为干,根稳──重心降低,干直──重量分散,全身才能鬆弛。

 

  (二)三方平衡
 
  身体是一个整体,运作任何姿势,应该都要整体协调,而不是调度局部的骨骼与肌肉。在此从整体原则、具体构造到实际应用,分别说明如下:
 
  1. 整体平衡:良好姿势的整体考量,需要照顾身体的三方角度,即:「上下呼应」,「左右对称」与「前后协调」。
 
  (A. 上下呼应。)身体上下之分野,本书的分法,是以身体躯干的三个相对完整构造来考量,即头部、胸腔与腰腹。此中,以胸腔与腹腔中隔的横隔膜为界,上区的头颈、中区的胸胁位于横隔膜上方,下区的腰背、腹臀位于横隔膜下方。行、住、坐、卧时,以下方为基础、底盘,骨盆与臀腹要保持端正,腰背在有效的支撑下,向上挺拔;身体上方则为延伸扩展的部位,也在端正挺拔的状态下,柔软而鬆活。一般错误使用身体,而使身体无端受累的现象,是下盘有前倾或后塌的不当角度,以致肌肉羸弱无力;致使上半身要额外负担起「支撑身体」的工作。如此一来,骨骼不能有效发挥「撑持」功能,肌肉不能有效发挥「运作」功能,连带地,五脏六腑的器官被迫补位,五脏六腑的器官也会劳损受累。
 
  (B. 左右对称。)躯干左右之中界,前身以人中、膻中与肚脐为中线;后身则循行整条脊柱线。以此前后身中线为隔,任何姿势动作,儘量注意左右骨骼正确位置的摆放,与肌肉运作力量的平均对称。一般人习惯性偏用某一边肌肉,长期以往,身体肌肉将因施作力不平衡,而产生肌肉扭力的偏差,甚至牵动骨骼,而导致骨架无法正位,身体四界将益趋失衡。
 
  (C. 前后协调。)身形前后的分野,从上到下,以身体左右侧边的耳洞、肩峰,髋关节大转子为分;若再加上手臂与腿脚,则是手腕、脚踝外侧的凸骨。以这些点上下串线,即可切分出身体的前、后部位。

 

  2. 结构平衡:维持姿势的身体工具,是骨骼与肌肉。
 
 (A. 骨骼的功能在于支撑。)做为支撑的骨骼应挺直端正,当它处于直向或不偏斜时,肌肉的施作最为省力。在运作使用上,要习惯以骨骼做为支撑,让它产生拄杖一般的撑持功能。
 
 (B. 肌肉的功能在于运作。)各个肌肉群的施力,依序从大肌肉群、中肌肉群到小肌肉群。相关运作的肌肉,应当予以正确使用。其原理已如前述。

 

  3. 实用法则。
 
  A. 骨骼角度与效能──注意身体的支撑点、施力处、作功、重心、平衡。
 
  B. 肌肉运作先后──注意重心与平衡,身体依重心与中线而寻求平衡。
 
  C. 施力点与重心轴──施力与支撑处主要在髂腰肌(即髂肌、腰大肌、腰小肌),重力转轴在荐髂关节。
 
  D. 应用总原则──以骨骼支撑,以肌肉运作,维持平衡。
 
  让身体在姿势与运作中「省力」的方法是,头部外圈的垂直线,儘量不超过骨盆外围;颈椎的垂直线儘量不超过腰椎。让身体运作时迅速的要领是,动作时,支撑点与推动力以荐椎、荐髂关节为集中处。

 

  (三)三阶进展
 
  姿势是心态与惯性的反映。正确的姿势不是天生就会,不学而能的,姿势的调整,需要有专注的心意与正确的观念,依佛法而言,就是「正念、正知」。「正念」是心念正确的专注作用,以此为基础,可以培养强大的定力;「正知」是心识正确的分别作用,以此为基础,可以培养灵敏的简择力。将「正念正知」原则,运用在姿势的调整时,「正念力」能收摄心念,注意当前的姿势;而「正知」则是知时、知处、知对错。应用于调整姿势,则是将念头安住于当前的姿势,凡是错用者、不适于当时、当处者,立予核校、修改;正确使用者,合宜于当前情境者,则继续保持它。
 
  不经觉察的自然姿势,反映的是身与心(而不祇是身体)的状态。长期反覆的自然动作,会养成不易觉察,难以调整的惯性,从心而言,意念的惯性活动不易觉察,从身而言,肌肉的鬆紧状态难以调整。
 
  既然难以调整,那麽在最初调整姿势时,不必期待「一步到位」,只要能发现身体有惯性偏斜或不平衡的问题,就已经有很好的开始。调到眼前身体柔软度的极限即可,不要勉强、刻意地调整。所有的「勉强」都不能维持长久,正姿如是,修行亦复如是。初期是「保持现状,避免恶化」,平时再助以「四界调柔功法」,增益身体的柔软度,柔软度越好,觉察力就会越高,姿势也就能越来越正确。
 
  以下说明调整姿势的三个学习阶段:

   1. 觉起即调。这是学习的初期,首先要了解正确姿势的内容。如前所述上、中、下区口诀,有助于迅速掌握「正确姿势」的要领,以此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调整与检核。在这个阶段,即调即忘是惯性使然,无须懊恼。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不怕姿势常常回到错误的惯性,一旦觉察,随时调整即可。平常多以功法辅助,不但能解除偏差姿势所导致的肌肉痠痛,而且身体会因功法而越来越柔软,这时要调整姿势,并维持长时间的正确姿势,就能越来越得心应手,轻鬆如意。
 
  2. 念兹在兹。这一时期,因为专注力已增强,可以很自然地随时念住于姿势;因为觉察力已开发,可以很敏锐地感知身体因不平衡所产生的不舒适,故能念念不忘正确姿势,时时调整偏差姿势。
 
  3. 任运自然。到了这个阶段,正确姿势的内容,已经从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身体的记忆,一举手一头足,不假思索,任运自然,都能正确运作身体,维持良好姿势。
 
  藉由实际操作反覆练习,从心识记忆到身体记忆,反映在流畅自然的姿态中,这时才算是完成了「四仪正姿法」的功课。

 

  拙著《佛教养生学》中,健身养生之实作要领有二:
 
  一、健身基础──四仪正姿法,即在日常行住坐卧中保持正确的威仪(姿势),以免因姿势不正,产生肌肉的偏差扭力与骨骼的异位;
 
  二、健身加行──「动中三昧」的柔胯、鬆肩功法,藉由特定动作的反覆操作,消除身体重要关节和肌肉的僵硬紧张,使其柔软灵活、坚韧有力,进而调和四大,重拾健康。

  这是一套佛教养生健身实作法,有清晰明确的理论基础,有简要易学的实作功法,更有显著全面的调理效果。因应各人的不同需求,可以提供三方面的帮助:
 
  一、帮助人增进健康:现代生活多静少动,身体多有淤滞僵硬的状况,此一养生健身法,有效化解痠痛,提昇体能,疗病健身。
 
  二、帮助禅观行者增进禅力:其中「四界调柔法」(「柔胯鬆肩」功法),能直接、快速而有效地解除身体长时久坐的不适,使身心轻安,有益于止观修行。
 
  三、帮助菩萨行者增进堪能力:修学威仪将使人敬重,调柔四界则耐力增强,对于利生志业的推动,非常有帮助。

  受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四仪正姿法」,依「正知而住」与「身念处」中「观身如身」之修行概念,而作如下阐述:
 
  一、以色法「四大」原理,说明人体的物质特性、结构内容与运作的原理。
 
  二、以佛经所说:「四大不调则身苦」,「四大调合则病癒」的平衡法则,解释产生疾病的原因与维护健康的方法。
 
  三、就「正知而住」及「观身如身」之教证,谈述「四威仪」之重要性、良好姿势之判准与端正姿势之训练要领,期能身心调柔,进修定慧,达致梵行成就的解脱境界。
 
  最后强调一点:佛经云:「心种种则色种种」,心念运作,感应色身呈现如是样貌。准此,谈养生、健身,除了姿势与功法外,必须兼顾「养心」之道──调柔心念,使其清淨、专注、安静、敏锐、慈悲,慧光焕发,圆成正觉。 
 


 编辑|慧容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