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高僧僧佑建石城弥勒像

编辑:慧容 日期:2018-10-09 10:25

  今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日,恭逢六朝齐梁律学高僧僧祐圆寂纪念日。 僧佑(西元445~518年)不仅在律学上,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亦是中国最早期的藏经目录学家和佛教经典整理收集制度使之完整的中国佛教传统建立者之一,为后代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佑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及剡县石佛等,并请佑经始,准画仪则。"——《高僧传.僧佑传》慧皎

  僧佑还对佛教工艺创造了光辉的业迹,他撰的《法苑集》中,搜集了许多有关佛教音乐、梵呗、法乐、歌舞、遗像、雕塑等资料。反映了他对佛教艺术的甚深造诣。

  光宅寺铜像是梁·天监十二年(509年)僧佑奉旨监造,耗铜四万三千斤,铸成文九佛像,因庄严精美,被誉为"东方第一"(《高僧传·法颖传》)。摄山大佛和千佛岩,则创始于齐·仲璋年间,当时的豫章王、竟陵王等都发心施资依山造像,僧佑常为之规划与监造。

  著名的剡县石佛就是现今浙江省新昌县的石城弥勒大佛。据1984年4月,新昌县王月冶、工杏浅用光学经纬仪测定,大佛身高13.74米,座高1.91米,头高4.87米,发际至顶1.83米,发际至愿3.05米,口广1.28米,两膝跏趺距10.61米,系石胎敷泥,图绘装裱而成。五官端正,身段秀美,气度闲雅,如含哲理,有慈祥超脱之感,号称"东南大佛"。刘勰在为石城大佛建成撰题的碑记中称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其艺术魅力足以使"梵王四鹄徘徊而不去,帝释干马踯躅而忘归。"大佛始凿于齐永明四年(486年)至梁天监十五年(528年)完成,最早由僧护发起,后来由僧淑续造,最终由僧佑完成,世称"三生石佛"。

  僧佑的建造技巧,经现代雕塑专家鉴定,认为有两点创新,艺术上独到之处就是:

  (一)头身此例适当。一般人像塑造,总是按人体各部实际比例进行,头部占全身七分之一或上身四分之一。但如画、塑比人高大几倍或十几倍的巨像,就不能死抠这一比例,否则就会形成"细头伟人"。北方石窟中造像有意放大上身,恰又出现了"头大身小"的不协调。僧佑的石壁构图,"目准心计、准画仪则",先在心里拟好稿,站在壁下"遥控",指挥工匠定位,把心中的图像镌刻到石上去,因此比例匀称,造型优美。

  (二)眼晴设计奇妙。大佛双目半开,两耳垂肩,嘴合唇启,流露出慈祥与容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人们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瞻望都觉大佛隐含微笑,令人杂念顿收,肃然起敬。据研究,其主要原因是眼睛设计的奇妙。原来表现喜、怒、哀、乐,关键就在于眼睑和眼球配置的调节上,立体雕塑的表达更有一个深度问题,眼睑张大,眼珠突出,成圆睁状,就成为惊愕、凶煞之相;反之,眼睑闭合,遮住眼球,便构成入定或打盹之状。大佛眼睑开张适度,微启不展,眼珠藏在眼睑内有一定深度,内藏而不昧,可见而不突,才形成微笑、慈祥、超脱的容貌。这不能不说是僧佑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的创造。

  僧佑圆寂于梁天监十七年(五一八年)五月建业建初寺,世寿七十四岁,葬于钟山定林寺。弟子正度立碑,刘勰为撰行状。

  摘自《内明》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