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平等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

编辑:慧容 日期:2018-06-24 15:27

文: 董寅杰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名中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
佛教作为超世的价值信仰体系,虽源于古印度,但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结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同时,佛教所主张的"平等观"一直是它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当今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佛教平等的涵义与特质

  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在理论凝练与创新上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拓展与推进上的人文价值追求。
同时,在中国历史上"平等观"早已出现,如儒家的"天下大同",道家的"小国寡民",法家的"刑无等级";墨家的"兼爱非攻"……而佛教的平等思想最深刻、彻底和广泛,同时也最具包容性。它不仅指一切现象均平齐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甚至还特别突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正如宋代高僧清远所言:"若论平等,无过佛法,惟佛法最平等。"

  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为了突破古代印度等级差别的观念,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主张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高低不同的种姓制度。《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云:"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

  佛陀初建僧团时,则建立了"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意和同悦"的"六和敬"原则,这也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的思想。

  如"身和同住"是指在行为上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互帮互助、平等共居、和合共住;"口和无诤"是指在言语上做到和谐无诤,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意和同悦"是指在精神上做到意业清净、不违不犯、不计得失、心意和悦;"戒和同修"是指在法制(戒律)上做到人人平等,进退有节,仪礼有据,威仪庄严;"见和同解"是指在思想上做到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见解一致,达成共识;"利和同均"是指在经济上做到均衡分配。

  今天,我们生活在伟大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倡导平等,既不是重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也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观,而是追求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创造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众生平等  无情有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直自我为中心,肆意践踏、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命,使得生态恶化,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华严经》有云:"一切众生平等。"佛教将宇宙万物分为"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有情众生指具有情识(感情与意识)的生命形态,无情则相对于有情而言。

  佛教提倡的"众生平等"和"无情有性"集中体现了普遍平等观。人类作为一切动物的高级生灵,不但应爱惜自己生命,也应怜惜其他的有情众生,更应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山川草木等。佛教认为,不同众生虽有其差别性,但众生的生存、生命的本质是平等的。依据佛教缘起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圆整互摄、共生互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成,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和生存的权利。"戒杀护生"、"众生平等"、无情有性一直是佛教所秉持的慈悲精神。杭州灵隐寺每年都在钱塘江畔举行大型放生法会以,为了使放生科学合理,法师和志工们多次实地勘察,向渔业部门咨询了解适合放生的物种,牢记放生本怀,践行佛教对众生平等精神的慈悲解读。

  这也正好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众生与佛的平等

  平等心是一种高尚的价格素养和精神境界。

  《大智度论》记载:"凡夫与佛平等,无二无别。"《大方广化华严经》曰:"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现代人强调净化环保、净化社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先从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做起。这也正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佛性平等观,更好地体现了佛教"真平等"的精神。

  五、真正的平等是无条件的慈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近代,我国佛教界提出"人间佛教"口号,是入世精神与出世性格的统一。回顾每年杭州佛教举行的"托钵行脚、汇聚慈善"活动,不仅是为了继承佛教传统,也是将佛的慈心悲愿带给众人,更是将众人的慈悲之心聚集在一起,把所获的善款用于公益慈善的实际行动中,关怀众生、回馈社会。

  佛教作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始终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五戒、十善净化人心,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在弘法利生、公益慈善、文化交流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出应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