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七——明来暗谢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5-13 15:53

 

《四十二章经》

第十七章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
譬如持炬,入冥室中,
其冥即灭,而明独存。
学道见谛,无明即灭,
而明常存矣。



  所说见道,即是见到内心清净的自性、不生不灭的法身、般若空性。如能会见真谛理,了解真如本性"常明"的道理,即不再有无明惑暗的痴迷。譬如有人手持火炬,进入暗室,室内黑暗即刻灭除。明暗交替,无明显暗,明现暗除,此为自然规律。学道能见真谛之人,无明瞬间即可消灭,而光明却是恒常永存。


 
何谓"无明"?

  无明是指贪、瞋、痴及一切恶念、染着爱欲、不光明之事;它不是常态,也不是本有的,因此可以经由改过而去除。就如恶人并非天生就是恶人,而是受到后天环境的熏染,才起恶念、造作恶业。学佛修道,就是为了除去无明垢染,以回复清净的本性。
 
  修学者一旦觉悟了,将不再受污浊的环境所熏习;只要真能彻底反省,就能做到不再犯过错。就像一块已洗干净的白布,只要好好地爱惜它,自然不会再受染污。
 
  要好好珍惜本具的佛性,自然不会再让污垢沾身;因为罪业是由自己去造作的。若能自性觉悟则会道不难,无明自然灭除,而光明恒常存在。
 
  心病需要心灵妙方医治,行为有差错必须即时改过。孔子说过:"过则勿惮改。"有了过失,要面对现实、认真改正,这样就是仁智勇者;勇敢的人在求道的过程中,能不屈不挠、精进不退。我们若能真正了解罪业的因缘并且改过,罪业自然能消除,而且能生起勇猛心,向前直行。



  "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学道最要紧的就是要能体会真俗二谛的道理。唯有真正身体力行,才能会见道谛、明心见性,无明也就能消除。所以,希望大家要时时擦拭心中的污垢、明觉常存,让心镜能够清楚地照耀外境,而不再被外境所迷。
 
  学佛,不光是口头上或文字上的学问,也不只是耳闻而已,而是要"闻、思、修"并行;如果只听闻佛法而不实践力行,就不是真正的学佛。


 
  道者,于声闻界为苦集灭道之道,苦、集为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因果。于大乘界为无上觉道,即是见性成佛道。而大乘界又有信解行证与见修行果!

信解行证
 
  信,对三宝具有正信,相信自性本无一法,相信自性本具恒沙光明智慧;解,对佛法义理获得正解;行,依法而修行;证,由修行而证果。
 
  在没有见道时,所谓的信都不究竟,皆是心存疑惑;唯有见道以后,才为无疑惑信。对明心见性、获证法身无任何疑惑,此为断疑生信,即是见道。见道才能修道,行持无伪利他,果即是圆满佛果。



何为无明
 
  诸修道人,无明灭尽,自性光明恒时显现。何为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不明白自性本无一法,人人本来与佛无别。因无明故,自性智慧被掩盖无法显露,因此造下生死轮回之业,又因无明覆盖自性,而不能了知解脱大道现在何处。无明令众生无量劫来轮回生死,无明重者,多处恶道难以出离,无明轻者,善道轮转,终是不得解脱。



众生皆具自性光明
 
  声闻乘见道者,不除无明,只断烦恼;无上乘者,先破无明。无明破尽,烦恼、见思惑等次第自然断除;譬如暗室,点一盏灯,瞬间明亮,黑暗消失。自性智慧显现之时无明遂即消失。无明因非自性本具,故可除去,而自性光明才是众生本来具有。
 
  如镜上灰尘,非是镜子本身所具,故可擦去。自性光明亦是如此,非见道之后光明才有。见道与否,自性光明智慧本来具足,只是无明覆盖,光明不现。
 
  如沾满厚厚灰尘的镜子,无法照射万物,将灰尘除去,光明才可显露,但不论灰尘存在与否,镜子本身能照万物的功能本来具有,并非是将灰尘除去后镜子才有光明,未除之前不具光明,并非如此。灰尘的存在,只是覆盖了镜子的光明而已,并不可能取消镜子能照万物的功德作用。
 
  众生自性光明亦是如此,人人本具,各各不无,未见自性,光明不减,见自性时,光明不增,恒时存在,自性光明智慧,不因烦恼无明的多少,而随之增减,只是被无明遮障不得显现。
 
  诸学道人,当应深信佛法无疑,人人皆可成佛,自心本来清净,具足恒沙功德,当无明除尽,光明自然显露,恒时永存。




●每日一偈 |《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
●每日一偈 | 出家证果——识心达本
●每日一偈 | 出家证果——四真道行
●每日一偈  |  断欲绝求——悟无为法
●每日一偈  |  割爱去贪——去世资财
●每日一偈  |  善恶并明——十事为善
●每日一偈  |  转重令轻——顿息其心
●每日一偈  | 忍恶无瞋
●每日一偈  | 恶还本身
●每日一偈  |  尘唾自污
●每日一偈 | 施饭转胜②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三——问道宿命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四——请问善大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五——请问力明
●每日一偈 |《四十二章经》第十六——舍爱得道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