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中的智慧 | 灭除烦恼 消竭爱欲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7-30



菩萨正法日 出现于世间

戒品圆满轮 神足速疾行


照以智慧光 长诸根力药

灭除烦恼闇 消竭爱欲海

——《华严经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雠,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这就是人与人的因果轮回关系,也是非常错乱颠倒的。


"当年恩爱",当年就是指过去生是很恩爱的,今生一过来就成为怨家对头。要知道恩爱和怨仇是最容易转化的,怨从恩生,所以无论是父子之间还是夫妇之间,见面分外眼红,都是怨家碰头啊!以前的仇人,现在成了你的骨肉子女,为报仇来作你的儿子,你还爱得不得了。


  前生是你的母亲,今生转过来成了你的妻子;前生是你的父亲,今生成了你的丈夫,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由于我们没有宿命通,若有宿命通的人,他看到这样的前因后果的相互来历,他都不好意思看,很羞耻。有天眼通的人看到了会很可笑,也会很可怜。我们就在这可羞可耻、可笑可怜当中一概不知道,还活得很滋润。


  大德云: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就一条解脱道路,得要有壮士断腕的那种勇猛,一定要截断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湍流、急流,要给它截断。


  这生死轮回之流是我们的业力的果报,它主要来自于我们的爱欲,是轮回之本。我们难以成就,就是这个爱欲太深重,爱不重不生娑婆。这种爱欲,有时候用海来表达,深广如海。我们就在爱欲之海当中头出头没,不断地挣扎!


  今生怎么能出这个爱欲之海,截断生死之流呢?真的靠自力出生死,出爱欲,那是要断见思惑,有阿罗汉的水平,才敢说这两句话。末法的众生,现在没有这种能力。所以透过爱欲的烦恼,解决轮回的苦报,要选择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道路。同时,要思惟一切众生都在爱欲生死轮回里面挣扎,我不仅自己要脱离,而且要令一切众生脱离,这样就把心量打开,自己和他人共同从生死苦海当中拔济出来。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修念佛求生净土一门,目的是要这一生就了脱生死,所以说念佛了生死。我们现在发心因为要了生死,才肯念佛。但光是说念佛可以了生死,如果不知道生死的根子,又怎么了得生死呢?


想要得果,要先求因;

想要断树,要先断根。

了生死,是我们的目的,

了生死,一定要先知道,

生死的根在哪里,

拿什么样的利刀,

才能把它斩断。


  如果不知道,就不能了生死。相反,知道生死的根在哪里,念念在这上面斩断,就一定能了生死。不是说到了临终才了生死,念念都是了生死的时节,就看知不知道生死的根在哪里,是不是在断根上用功。


  什么是生死的根呢?

  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如果不是业很重,就不会生在娑婆世界,如果不断掉对世间的爱就生不了净土。如果心中听任爱增长,就会随爱的驱使而又生在三界里,所以爱不断,不生净土。这就知道,爱根是生死的根子。


  从十二缘起看,由于自心有了爱,就随着爱的驱使而有取,以取就有三界的果报。尤其临投胎时,一念爱心就往驴胎马腹里去了,好的也只不过生到上界,无非是由于三有爱的驱使而受生在娑婆的。


  对三有的爱根不断掉,那就没办法受生净土,所以要把三有的爱转成对净土的爱。对净土的爱是对清净佛土殊胜功德庄严的欲求,这就是愿的内涵。如果净土的愿超过了对娑婆的爱,那就可以往生,也因此,要断的根株就在这个爱上。


  爱根来自哪里?

  我们推究这个爱根,不是今生才有的,今生的投胎是由前世的爱的势力驱使。前世的爱根,是由再前世的爱根来的。这样推,凡是在轮回里流转,取著各种境界,爱自己、爱家人、爱异性、爱名利、爱享受、爱风景、爱玩乐、爱财富、爱天界等等,这无量无数的爱都不是今生才有的,也不是一生、两生、三生有的,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都是爱欲流转。


  没有爱,不会出现轮回的业以及三有的果报,不会有这一世一世的受生,一世一世的生老病死,或者上天下地等等。


  反思从前哪里有一念暂时离过爱根呢?像这样,爱根种子不断地滋长、繁茂、积劫根深,就是已经在多劫当中积累、积集,所以达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也因此,由于爱根一直没断掉的缘故,有根就有枝叶花果,有因就有果,导致生死无穷无尽。爱就是轮回的动力,由于这个动力一直没消减,而且在不断地增长,就使得轮回的业流和生死无穷无尽地发展。


  发心念佛,空求生西,连爱是生死根的名字都不知道,哪里有一念断着了爱呢?如果不知道生死的根在哪里,一边念佛,一边听任生死的根不断地增长,这样念了若干年,生死的根还是长了若干年。


  你念佛,表面上是在不断地念,里头轮回的根,却越长越深。这样念了几十年,到了最后才发现,生死爱根现前了,那时候才知道念佛不得力,却埋怨念佛不灵验,后悔就晚了!


  如果心里念佛只是应付,念一念就完了,对世间的名利、享受、声色、子女、权位、钱财等等是非常爱的,一心追求的,那就整天都是搞轮回事,心里没有一念要去净土的心。


  真实念生净土,是对这儿非常厌离,一心想去净土,想要脱出牢狱的心,那才是真实的,那才是一心要去净土。


  必须要有真切的出离愿。

  出离心直接可对治轮回的爱。如果对治不掉,那就是往轮回里走,这个就很可怕。


  眼前儿女之情现前,要回光看看这一句佛,果然能敌得过这爱吗?能断得这爱吗?如果断不了这爱,那怎么了得生死?因为生死根本的爱一直在起作用,没有在根上去断它,它还是在长。


  因为爱这方面的因缘多生串习得太熟了,念佛才发心,很生疏,又不切实,所以就不得力。现在要检验,如果你眼前在爱境现前时你主张不得,譬如儿女之爱、异性之爱、名誉之爱、声色之爱、五欲享受之爱、地位之爱等等,当它现前时,发现心马上就跟着走了,一点做不了主,那临终的时候,这个一起来,不就做不了主了吗?随着这个爱就往生死里去了。如果平时都做不了主,那临终毕竟做不了主。


  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凭持名之深浅。”


  憨山大师教导我们,第一要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那就念念是了生死的时节了,哪里要等到腊月三十号才见分晓?到那时才着急已经晚了!必须在现前就要训练,在任何生死爱境前能不能做主?当爱心起来的时候,能不能及时地用一句佛号把它给打消,如果这个生死的爱心没办法打消,没办法敌过,那临终就危险了。


  如何行持

  要知道,现前的这一切,都是生死事,全部是轮回,而且大多数是往恶趣走的,必须要有很深的因果见解。还要知道,不要等到以后,要目前就了得生死空。


  修行,要念念当下修,当下看看过得去吗?念佛得不得力,就看你当下能不能了得生死空。要知道这一切全是虚假的,没有任何实义,唯一地提一句佛号,往极乐世界走,天天这样在这上面训练,天天都在这上面考试。一天下来,如果没有粘著娑婆世界的事,一心在净土上,那就了得生死空。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不断地坚持下去,净业成熟,毕竟往西方走。如果眼前只是在皮面上应付,那就是生死根不断增长,到了临终的时候,就恐怕不得力。


  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样用心,如果不出生死,那佛就堕妄语了。所以,在家出家,只要认识生死心是什么,在什么上断,就是当下出生死的时节,哪里更有什么妙法呢?


  无量劫来,莫大的功勋是什么?世间的五欲六尘、功名利禄都不是什么功勋。生死是大事,你把生死的这桩事情解决了,就是你最大的功勋。今生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最大的功勋就看这一世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


  怎么在此一举呢?就是念生死苦,发菩提心。了生死心切,才能够渡过生死的苦海,借助般若的航船,到达涅盘的彼岸。一个生死心切的人,他自然就会远离爱欲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