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暑——热散由心静 凉生为室空

编辑:两车 日期:2025-07-07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唐·元稹《小暑六月节》


这两句诗细腻地描绘了小暑时节的天气变化

温风、细雨、山暗、雷鸣

共同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暑字上面是“日”,下面是“者”,乃“煮”的本字

正与民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相应

小暑意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或已结束,盛夏开始

随着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

而华北、东北地区则进入多雨季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

大地的每一寸肌肤都被炽热的阳光炙烤着

连风也被这份热情感染,带着热浪拂过脸庞


二候蟋蟀居宇

《诗经》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六月

此时蟋蟀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

苍鹰振翅高飞,远离酷热的地面

身姿矫健地在清凉的空中翱翔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南宋·陆游《苦热》


正如古人所言: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所以在诗人陆游的笔下

甚至屋顶的瓦片都像火龙一般

阳光强烈得让人汗如雨下

而穿梭在街上的行人更似即将沸腾一般焦灼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大家要劳逸结合,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

注意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以符“春夏养阳”之原则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唐·白居易《消暑》


同样是难耐的酷暑,白乐天却有着消暑秘诀

可这秘诀想要真实受用却并不容易

热恼纷扰的尘世中,暑气逼人,夹背汗出

若不在心地修行上用一番苦功夫

又有谁能不为寒热所动,做到“心静自然凉”呢

僧问:寒暑到来,如何回避?

师云:何不向无寒暑处去?

云:如何是无寒暑处?

师云: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