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小志|灵隐寺在元明两代的盛衰兴废——《灵隐小志·历代沿革》

编辑:两车 日期:2025-11-20

历代沿革(二)



元武宗至大元年,觉皇殿蠹朽倾颓,住持正传捐资与平章张缔重修,至仁宗皇庆元年落成。顺帝至正己亥,寺毁于兵。癸卯,住持辅良始建方丈室伽蓝堂。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住持慧明建觉皇殿成。永乐元年,善才增塑佛像及诸供具。宣德五年闰十二月,觉皇殿灾。九年,住持昙瓒建左右翼门,又住持良玠建觉皇殿,复还旧观。正统十一年,玹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隆庆三年,全寺毁于雷火,止余直指一堂。时海寇纷扰,寺僧德明等图复兴而力不足。

万历十年,吏部尚书张瀚及司寇陆光祖命寺僧迎如通任住持,至即讲经,信施很多,从十一年冬开始重修,经五年落成。大殿仿唐式,用平头柱四十八,石柱十六,改觉皇殿为大雄宝殿。又就弥勒阁旧址建三藏殿,其后为直指堂,又后为方丈,方丈左为妙应阁,右为选佛斋,张瀚又为之记。二十八年,司礼太监孙隆重修,于三藏殿中置轮藏以奉藏经,计六百三十八函。轮藏之左为药师灯藏,计四十九灯。轮藏之右为水陆像藏,总一百二十五轴。崇祯十三年,寺中又遭回禄,仅存大殿、直指堂及转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