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大随元静禅师悟道因缘 彭州(今四川彭县)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后名道兴),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赵,四川阆中玉山大儒赵公约仲之子。元静禅师十岁时曾得重病,他的母亲祈祷佛菩萨保佑他病好,后感得异梦,于是便让他出家,从成都大慈宝生院宗裔禅师落发,北宋元祐三年(1088),试经得度。后留住讲肆,学习经论有年。既而南下参礼永安恩禅师,后在临济三顿棒这一公案上,发明了心地。 此后,元静禅师虽遍历丛林,访诸名宿,但是没有碰到真正让他称心如意的。后听说五祖法演禅师机峰峻捷,元静禅师心中颇不服气,遂起抑制之心,于是前往五祖法演禅师座下。 初见元静禅师,法演禅师便道:“我此间不比诸方,凡于室中,不要汝进前
发布时间:2013-05-24
64.石霜庆诸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石霜山庆诸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庐陵(今江西吉安)新淦(gan,今江西清江县)人。十三岁时依洪州西山绍銮禅师落发,二十三岁赴嵩岳受具足戒,后诣洛下学习毗尼。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庆诸禅师感所学毕竟是渐教,与自己出家志求顿悟成佛之愿有相当距离。于是终止所学,回到江西,投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充当米头(专门负责舂米)。 有一天,庆诸禅师正在筛米,沩山禅师道:“施主物,莫抛散。” 庆诸禅师道:“不抛撒。” 沩山禅师于是从地上拾起一粒米来,说道:“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 庆诸禅师无言以对。 沩山禅师接着说道:“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
发布时间:2013-05-24
413.楚山绍琦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投子楚山幻叟荆璧绍琦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雷,四川唐安人。绍琦禅师自幼不凡,不好世乐,动止谨慎,寡于言笑。九岁丧父,遂从玄极通和尚出家学禅。玄极和尚初见绍琦禅师,知是法器,心中默而器之,经常相语终日。每次谈到修行的关要处,绍琦禅师总是跪着请益,以示求法之诚。但是他太过于聪明,知见很重,这对他修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 一日,玄极和尚叹息道:“子根性太利,难于入道。” 绍琦禅师听了,非常惊愕,反问道:“木偶人可入道耶?” 玄极和尚笑道:“入道须是木偶人始得。” 绍琦禅师未能领会玄极和尚的意思,遂愤然而出。但是他对玄极和尚所说的话
发布时间:2013-05-24
65.渐源仲兴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渐源仲兴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曾为道吾和尚之侍者,并充典座。 有一天,仲兴禅师递茶给道吾和尚,道吾和尚提起茶盏,问道:“是邪是正?” 仲兴禅师合掌,走到跟前,看着道吾和尚。 道吾和尚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道:“某甲不恁么道。” 道吾和尚问:“汝作么生?” 仲兴禅师一把夺过茶盏,提在手上,问道:“是邪是正?” 道吾和尚笑道:“汝不虚为吾侍者。” 仲兴禅师于是便起身礼拜。 后来又有一天,仲兴禅师陪侍道吾和尚前往檀越家吊丧。仲兴禅师拍着棺材道:“生邪?死邪?” 道吾和尚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仲兴禅师问:“为甚么不道?” 道吾和尚道:“不道,
发布时间:2013-05-24
254.无为宗泰禅师悟道因缘 汉州(今四川广汉县)无为宗泰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涪(fu )城(今四川涪陵)人。宗泰禅师出家后不久,即孤身出游方,遍参丛席。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 一天,五祖告香日(大众燃香,礼请师家说法开示),法演禅师升座说法,举“赵州洗钵盂”之公案,让大众参究。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 有僧问赵州和尚:“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赵州和尚道:“吃粥了也未?”那僧回答道:“吃粥了也。”赵州和尚道:“洗钵盂去。”那僧忽然省悟。 宗泰禅师被法演禅师许可入室参请之后,一日,法演禅师重举此公案问宗泰禅师:“你道赵州向伊道甚么,这僧便悟去?” 宗泰禅师道:“洗钵盂去聻(ni,呢)!”
发布时间:2013-05-24
414.古庭善坚禅师悟道因缘 云南古庭善坚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丁,云南昆明人,生于大明永乐甲午年(1414年)。善坚禅师十岁投五华寺出家,礼宗上人为师,易名善贤。十九岁参礼柏禅师,学习禅定,从此天天禅坐不辍。宣德二年(1427),巡府御使张公,前来昆明,见善坚禅师举止从容,气度不凡,谓诸山长老曰:“此子非凡间人,三十后当佩祖印。诸德宜善视之。” 宣德庚戌年(1430),善坚禅师游方至金陵,投无隐道禅师座下参学。无隐禅师令他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善坚禅师于是谨遵师教,力究此话头,达数年之久。一天,善坚禅师偶然阅读《圆觉经》,至“身心俱幻”这一句经文时,疑情大起,自言自语
发布时间:2013-05-24
66.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因缘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云岩昙晟(sheng)禅师之法嗣,俗姓俞,会(kuai)稽(今浙江绍兴)人。良介禅师幼时曾跟村里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足戒。 良价禅师第一次远离父母,前往五洩山出家时,父母对他割舍不下。为表明自己的出家意愿,良价禅师曾作前后《辞北堂书》。至今读之,犹催
发布时间:2013-05-24
255.五祖表自禅师悟道因缘 蕲州(今湖北蕲春)五祖表自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怀安(今河北境内)人。出家后,即游方参学,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虽参学时久,却未有省悟。 当时圆悟克勤禅师亦在五祖门下,为首座和尚,道眼已明。表自禅师于是向他请益。 圆悟禅师道:“兄有疑处,试语我。” 表自禅师便举道:“德山小参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 圆悟禅师道:“礼拜著,我作得你师。举话尚不会?” 表自禅师于是作礼。作礼完毕,圆悟禅师便令他重新举德山小参不答话这则公案。 于是,表自禅师便重新举道:“德山小参小答话。” 话还未说完,圆悟禅师便掩住他的嘴,说道:“但恁么看。” 但是,表自禅师对圆悟禅师的说法不以为
发布时间: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