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观音岩俊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洛阳)观音院岩俊禅师,投子大同禅师之法嗣,俗姓廉,邢台人。出家后,四处参学,遍历衡、庐、岷、蜀诸方禅席。曾行脚于凤林(今甘肃境内),路过一处深谷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堆五色珍宝。同行道友一见,觉得奇怪,想把珍宝取走。岩俊禅师道:“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jian)覆顶,须此供四方僧(待我将来结茅住庵的时候,用它来供养四方僧众)。”说完便放下珍宝,继续前往他方参礼。 不久,岩俊禅师来到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 投子禅师问:“昨夜宿何处?” 岩俊禅师道:“不动道场。” 投子禅师问:“既言不动,曷由至此?” 岩俊禅师反问道:“至此岂是动邪?” 投子禅师道:“元
发布时间:2013-05-24
422.正法雪光禅师悟道因缘 黔中正法雪光禅师,洁空通禅师之法嗣,俗姓赵。雪光禅师出家后,即游方参学,遍历名山大刹,凡五台、峨眉、普陀诸名胜道场及各祖开山处,无不参访。 有一年,雪光禅师来到灵峰参加夏季安居。 其间,雪光禅师曾闻僧举严阳尊者参赵州之公案,便向寂照禅师请益。 [严阳尊者参赵州之公案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洪州新兴严阳尊者,初参赵州和尚,问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和尚道:“放下著。”严阳尊者道:“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赵州和尚道:“放不下,担取去。”严阳尊者终于言下大悟。] 寂照禅师道:“无功用处,正好用功。莫认些子光影,有误生平。” 雪光禅师一听,恍然有省。 不久,雪光
发布时间:2013-05-24
263.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安民禅师与其座下弟子胜禅师为好朋友。因此,安民禅师得以有机会参礼克勤禅师。 一日小参的时候,圆悟禅师举“国师三唤侍者”之公案以及赵州和尚对此公案的拈题—— 南阳慧忠国师一日唤侍者,侍者应喏。 慧忠禅师如是三召,侍者三应。 慧忠国师道:“将谓吾孤负汝,却是汝孤负吾?” 后来,有僧就此公案请问赵州和尚:“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 赵州和尚道:“如人暗里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 举完之后,
发布时间:2013-05-24
78.永安善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府永安院善静禅师,洛浦元安禅师之法嗣,俗姓王,长安金城人。其父王朗曾为威州刺吏。母亲怀他的时候,曾梦见金色晃耀的佛像,因觉而有娠。善静禅师自幼习儒学,博通群言。长大后被掌书记(唐节度使之辅官)推荐给神策军(唐禁军),深得长官之器重。二十七岁的时候,善静禅师忽觉尘世浮幻如梦,遂生出世隐逸之想。后偷偷地跑进终南山,从广度禅师落发出家。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洛浦元安禅师。洛浦禅师对他很器重,并收他为入室弟子。让他当园头,负责种菜等杂务。 一天,有位僧人前来辞别洛浦禅师,欲往其他地方参学。洛浦禅师问道:“四面是山,阇黎向甚么处去?” 那僧
发布时间:2013-05-24
423.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 南阳万安松庭子严禅师,邓州香岩淳拙文才禅师之法嗣,俗姓樊,河南缑氏县人。子严禅师幼时体弱多病,父母怕他夭折,便许愿送他出家。子严禅师九岁时投少林寺霁云禅师座下落发,十八岁受具足戒。子严禅师聪慧好学,通内外典,能诗善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当地的硕士鸿儒皆乐与交游,无不以法器期之。子严禅师曾经参礼过江月照、息庵让二禅德,皆有省发。后投香岩淳拙文才禅师座下请益。 初礼文才禅师,子严禅师便将自己平生参学所悟,向文才禅师作了详细汇报。 文才禅师道:“子不闻‘蛊毒之家,水莫尝’否?” [蛊毒,就是被吸血虫污染了的水。禅宗经常用“如入蛊毒之乡,不得湿脚”之类的话,提醒学人,修
发布时间:2013-05-24
79 .木平善道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木平山善道禅师,蟠龙可文禅师之法嗣。初谒洛浦元安禅师,善道禅师问:“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 [意思是诸法未生之前,如何辨识其体。善道禅师此问,已将体与相、用打成两截、欲离于相、用而觅其体,显然已落二边。] 洛浦禅师道:“移舟谙水脉,举棹别波澜。” 可惜,善道禅师当时并不知洛浦禅师答话之落处,因而未能契悟其旨。 于是,他不得不离开洛浦山,前往参礼蟠龙可文禅师。 初礼蟠龙禅师,善道禅师即提出相同的问题:“一沤未发已前,如何辨其水脉?” 蟠龙禅师道:“移舟不别水,举棹即迷源。” 善道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原来佛法无多子,洛浦的亦是蟠龙的,无
发布时间:2013-05-24
264.昭觉道元禅师悟道因缘 成都府昭觉彻庵道元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邓,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道元禅师自幼于降寂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初礼大别道禅师座下。 一日,道元禅师因看廓然无圣之语,忽然失笑道:“达磨元(原)来这里!” [“廓然无圣”是达磨祖师酬答梁武帝之语——普通八年(527)十月一日,达磨祖师至金陵,见梁武帝。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发布时间:2013-05-24
424.宝峰智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东明海舟普慈禅师之法嗣,俗姓范,苏州吴江人。智瑄禅师未出家前,是个木匠,应东明海舟普慈禅师之请,帮助建造塔院。 一天,智瑄禅师在干活儿时,不小心,斧头砍伤了自己的脚,痛不可忍,大呼要酒喝,以为这样可以减轻痛苦。 海舟禅师听说了此事,便前往看望他,说道:“适来范作头伤足犹可,假若斫去头,有千石酒与作头吃,作头能吃否?” 智瑄禅师一听,恍然有省,遂求出家。 海舟禅师当即便给他剃了头发,说道:“今日汝头落也。” 智瑄禅师道:“头虽落,好吃酒人头不落也。” 海舟禅师于是令智瑄禅师充当火头(丛林中专门负责烧火做饭的出家人)。 一天,智瑄禅师正在背柴。
发布时间: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