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石头自回禅师悟道因缘 合州(今四川合江)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大随元静禅师之法嗣,本郡人。自回禅师的祖上世代为石匠。自回禅师虽不识字,但是自幼志慕空宗,记忆力极好。他曾经请人为他口授《法华经》,很快就能背诵。后辞别双亲,投大随无静禅师出家,日常以扫洒为务。 后来,寺院搞修建,需要石料。于是大随禅师便令他于悬崖上凿取石材。自回禅师一边凿石,一边口诵《法华》。他用功如此精勤,只要他手不离锤凿,诵经亦不辍口。 一日,大随禅师前往探视,见他这个样子,便告诉他说:“今日硿(kong)磕(石头碰击声),明日硿磕,死生到来,作甚折合(抵挡)?” 自回禅师一听,非常惊愕,于是放下手中的锤凿,向大随禅师礼
发布时间:2013-05-24
106.黄龙诲机禅师悟道因缘 鄂州黄龙山诲机超慧禅师,玄泉山彦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清河(今江苏淮阴)人。 初参岩头全奯禅师,诲机禅师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岩头禅师道:“你还解救粢(同糍,音ci,一种用糯米做成的糕)么?” 诲机禅师道:“解。” 岩头禅师道:“且救粢去。” 诲机禅师未契其意,于是又往参玄泉山彦禅师。 诲机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玄泉禅师拈起一茎皂角,问:“会么?” 诲机禅师道:“不会。” 玄泉禅师便放下皂角,作洗衣势。 诲机禅师于是起身礼拜,说道:“信知佛法无别。” 玄泉禅师问:“你见甚么道理?” 诲机禅师道:“某甲曾问岩头,头曰:‘你还解救粢么?’救粢也只是解粘
发布时间:2013-05-24
444.天隐圆修禅师悟道因缘 常州磬山天隐圆修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闵,荆溪人。圆修禅师幼丧父,日以卖菜为生,奉养老母,闲时恒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成人后,圆修禅师曾经到附近一所寺院,听一位法师讲《楞严经》。经中讲,“一切众生皆由不识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圆修禅师听了,惕然有省,始知有生死大事,于是前往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座下出家,二十四岁得度。受戒后,圆修禅师谨遵正传禅师之教悔,精勤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不久,即有所入。 一日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圆修禅师陪侍正传禅师出窑搬砖。 闲话之间,同修们纷纷谈及四大名山菩萨出现神通广大之事。 正传
发布时间:2013-05-24
285.护圣居静禅师悟道因缘 潼川府(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护圣愚丘居静禅师,大随元静禅师之法嗣,俗姓杨,成都人。居静禅师十四岁出家,礼白马安慧禅师为师。后听说大随南堂元静禅师有道望,遂往依其座下参学。 一日,大随禅师举香严“枯木里龙吟”之话头—— 有僧问香严和尚:“如何是道?”香严和尚道:“枯木里龙吟。”那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香严和尚道:“髑髅里眼睛。” 大随禅师举此公案,诘问居静禅师。经过几个回合的住返酬诘,居静禅师终于言下大悟。 为了进一步勘验居静禅师,一日,大随禅师问:“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汝作么生?” 居静禅师道:“且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 大随禅师一听,惊诧道
发布时间:2013-05-24
107.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天台国清寺师静上座,玄沙师备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初礼玄沙,遇玄沙禅师示众云:“汝诸人但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 后来,师静上座就此话入室参玄沙禅师,问道:“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作么生?”[这里所说的所知心,是指建立在能所分别、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分别心,也就是生死心。师静禅师以为玄沙教他们用所知心去体究,故有斯问。] 玄沙禅师道:“汝道究得彻底(的)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 [这里所说的“究得彻的所知心”,实际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等一义而不动”,已无能所之分,属般若智慧,而不是识心] 师静禅师一听,当即信入。 师静禅师后居天台
发布时间:2013-05-24
445.雪峤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语风雪峤圆信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宁波人。圆信禅师九岁时听人诵《阿弥陀经》——经中讲,极乐国土,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演唱五根五力八正道等妙法——遂生出世之心,后于二十九岁出家。出家后,圆信禅师曾得过一场热病,濒于死亡,因梦中得护法之指点,饮冷水而愈。病愈之后,圆信禅师真切地体验到生死事大,可是苦于修行不知入处,于是开始行脚访师。 圆信禅师曾经一度因为不知如何用功,非常苦闷,终日百无聊赖,如痴如呆,以至自我虐待,衣食多废。有一阵隆冬,圆信禅师上身赤露,只穿一条裤子,后遇见一位穷苦无裤者,圆信禅师便将自己的破裤子脱给了人家,这样自己赤身
发布时间:2013-05-24
108.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泉州睡龙道溥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而聪敏,礼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落发受戒。 后与冲煦长老结伴礼谒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在山间,他们遇见契如庵主正在采集栗子,因为以前没有见过,所以不认识。 清豁禅师上前问讯道:“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契如庵主道:“从甚么处来?” 清豁禅师道:“山下来。” 契如庵主道:“因甚么得到这里?” 清豁禅师道:“这里是甚么处所?” 契如庵主作揖道:“那不吃茶去?” 清豁、冲煦二师方省站在眼前的就是契如庵主,于是一起至庵所。二人坐在契如庵主的左右,听他高谈阔论,不知不觉到了晚上。这时,清豁禅师向外一看,只见豺狼虎豹都纷纷来至
发布时间:2013-05-24
286.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尚书莫将居士,大随元静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少虚。其祖上世住豫章分宁。后因外出做官,移居西蜀。 莫尚书曾礼谒大随南堂元静禅师,咨决心要。元静禅师于是教他在日常生活中,向一切处提撕“是个什么?” 一日,上厕所,一股臭气迎面扑来,莫尚书急忙以手掩鼻。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有省。后作偈呈元静禅师,偈云: “从来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 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元静禅师见后,遂以偈酬答,偈云: “一法才通法法周,纵横妙用更何求? 青蛇出匣魔军伏,碧眼胡僧笑点头。” 古人参禅悟道,或从视觉发机,或从听觉悟发机,此处,莫尚书悟道,很奇特,是从嗅觉发机的。《楞严
发布时间: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