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世纪 古犍陀罗地区造像片岩雕刻规格:13.3 x 8.6 x 8.3 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此像是3-5世纪古巴基斯坦犍陀罗地区佛像珍品;此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在雪山六年苦行的形貌;悉达多太子头饰螺发,宽额凸起,满脸虬须,表情刚毅庄严。双眼亦因缺少营养已经完全抠进脸庞,两只眼眶外露,却仍然炯炯有神。鼻梁直挺,双唇紧闭,似在沉思冥想。此像生动地刻画出了经文中“脊骨连露如筇竹节”的六年雪山苦行形貌。此像在完美表达了苦行形象的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佛陀的庄严法相。虽然是在苦修中,但佛陀没有愁眉苦脸,而是略带微笑。虽然双颊下陷,但五官清秀,神态慈悲安详,造型写实传神,极富艺术感染力。
发布时间:2021-01-17
2021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初一净土宗四祖竹林法照大师圆寂纪念日缅维四祖,懿德堪钦。乐邦得师佛指陈,文殊示宿因。普令群伦,即生达本真。禅观入定,得睹远师法照大师(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一说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弥陀指陈,梵音五会永泰二年(766年)夏,法照大师于南岳弥陀台般舟念佛道场精进用功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弥陀佛所,白佛言:“有何妙法,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佛言:“有一无价梵音五会念佛法门,正与彼浊恶世。”栖
发布时间:2021-01-13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七十三尊至第八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捌拾叁尊三昧甘露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三昧甘露尊者铜像诗 偈古有名姝号莫愁,载歌载舞度春秋。劝君抛去心头隐,春花秋月足风流。偈解古代有位叫莫愁的美女,每天载歌载舞欢乐度日。劝你抛去心中烦闷忧愁,在春花秋月间快乐地生活。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我们内心有太多烦愁,情绪低落、悲观。须知人在困难和不顺时,更应洒脱,如果担心的事太多而不能自拔,则应换一种方式生活,寄情春花秋月也未尝不可。尊者法相尊者法
发布时间:2021-01-13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后汉末叶桓灵二帝的时代(147—189年),记载才逐渐翔实,史料也逐渐丰富。其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如安世高、安玄从安息来,支娄迦谶、支曜从月氏来,竺佛朔从天竺来,康孟详从康居来。由此译事渐盛,法事也渐兴。后汉末期的佛典翻译事业,主要开始于安世高。安世高来华的年代,后于明帝永平年间大约九十年。他从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到灵帝建宁四年(171年)的二十余年间,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和《百六十品经》等。世高所译经典,《出三藏记集》根据《安录》作三十五部,《高僧传》作三十九部。后来《历代三宝记》把世高所译增加到一百七十六部,《
发布时间:2021-01-11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七十三尊至第八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捌拾贰尊摩利不动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摩利不动尊者铜像诗 偈人不如故衣要新,千山万水觅知音。堪幸处处有知己,不枉人世尝艰辛。偈解衣服虽然是新的好,但是朋友却是越老越好,纵然踏遍万水千山,也要觅得人生的知音。所幸的是知己颇多,也不枉在人世间辛苦了这一场。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我们不愿面对全新的环境,依赖心理较强,友情常常是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但当明白,天下何处无知音。尊者法相尊者法相所现为欣然
发布时间:2021-01-11
唐宋之间,临安钱氏吴越国以两浙立国,号为“东南佛国”,三代五王借助佛教保境安民、护佑家国,尤以末代吴越国王钱俶为甚。吴越国诸王立足东南文化传统,崇奉佛教、广建寺塔、开龛造像、刻经造幢、搜求佛籍,“佛僧之胜,盖甲天下”,五代宋初吴越国时期的佛教遗物众多,其数量、种类列居五代十国之首,又以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金铜造像最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纯银阿育王塔与金舍利瓶阿育王塔:通高 33.5 厘米 底座边长 12 厘米 舍利瓶:通高 4.4 厘米口径 1.3 厘米 2000 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天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鎏金铜龙柱佛像通高68厘米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鎏金铜观音菩萨
发布时间:2021-01-11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七十三尊至第八十八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捌拾壹尊毕陵伽蹉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毕陵伽蹉尊者铜像诗 偈长江后浪推前波,春花秋月等闲过。岁月如流催人老,无须喟叹老蹉跎。偈解自古后人都会推动并超过前人,春花与秋月也都会成为过去。时光短暂,人生易老,老来不必感叹自己蹉跎岁月。此偈教导我们,有时候我们遇事力不从心,总感到自己有被淘汰的危险。人不能沉溺于过去的成绩和辉煌中不能自拔,也不必因为被生活冷落而喟叹,宜心态平和,不苛求自己。尊者法相
发布时间:2021-01-08
后汉佛教,是佛教流行于中国最早的一个阶段。佛教最初传入汉土,确实年代已难稽考。但古来佛教徒间流传着汉明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同时也传说汉明之前佛教即已传入,两说各自发展。最后,汉明求法说颇为一般佛教徒所乐道,而汉明以前传来说也愈推愈远。现在分别述之如次:一、汉明帝以前佛教传来说。依据文献流行的次第,可举出十种:其一,曹魏鱼豢所撰《魏略·西戎传》说:“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见《三国志·魏志》卷三十裴松之注)其后《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魏书·释老志》等也引用此文,而略有出入。如《魏书》作博士秦景宪。唐法琳《辩正论》又作秦景至月氏,其王令
发布时间: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