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戏呈吴冯》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唐)皎然 这首《戏呈吴冯》一诗的大意是说:世上的人不明白"平常心是道"的道理,总是千方百计到处求道,实在是南辕北辙,如同一个盲人眺望长安一样,长安本来在西边,他却向着东方微笑观望。 这首禅诗对后代影响很大。宋代苏轼曾专门写诗合之:寒时便具热时风,饥汉那知食药功。莫怪禅师向西笑,缘师身在长安东。——(宋)苏轼 我们在对道孜孜以求的过程中,很多人的注意力和侧重点总是热衷于外,长途跋涉,不辞辛劳,到处学习所谓的
发布时间:2019-07-03
《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诗句大意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唐代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天宝进士,曾任转运使判官等。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终随州刺史。注释 1.灵澈 中唐时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他自幼出家
发布时间:2019-07-02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唐陈子昂赏 析 公元692年(武则天元寿元年),陈子昂以继母丁忧解官居故地,与大云寺僧圆晖交游深厚,这首诗就是酬圆晖上人的。 佛法中的禅意,蕴涵的哲理,源于人各自不同的领悟。《摩诃般若经》说:"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若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晖上人的赠诗写的是坐禅的事,酬诗也由坐禅起笔。 【钟梵】 指钟声
发布时间:2019-07-02
《七绝 云》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唐)郭震 [注释]野人:山野闲人筇:qiong 竹子的一种,可做手杖。赏析 无限苍穹,浩瀚天宇,浮云片点,来去起灭。此处深写无常聚散之意,尽得云的旨趣。次以野人倚筇闲看,特写一个静字,与云之倏(shu突然,极快之意)动,形成强烈反差。 诗人自以野人居之,而闲看他人不知身入无常云,造作种种"蔽月遮星"之无益事业。 通诗透出的是对世人的警醒:无常是苦,当早谋出,对世俗名利不要执著求取,万端造业。
发布时间:2019-07-01
《赠别》桶地脱时大地阔,命要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宋大慧宗杲禅师 大慧宗杲禅师,是南宋临济宗盛极一时的大师。他三十七岁时谒圜悟克勤禅师而大悟,嗣法分座,门下气象峥嵘,成就许多颖异的法器,是一位自觉觉他的一代宗师。 《禅宗杂毒海》卷二(参学比丘释法宏、释道谦编集)记载当时的盛况说:"握室中竹蓖(竹器,下端劈成条状,击物发巨响,作用应如香板,以警醒、勘验习禅之人),以验学者,名振丛林,誉闻京师。""云衲盈千(参学的云水僧超过千人),皆诸方角立之士(角头峥嵘、卓然独立的禅人),宗风大振,
发布时间:2019-06-28
释月真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浅谈佛教对杭州茶文化的影响 西湖山水之于杭州,可谓得天地之造化,成一方百姓之福源。其灵山秀水,蕴育出了杭州千余年的优雅文化,高僧名土,层出不穷。除诗文书画艺术之外,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相得益彰,成为西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撷录文献所载,略述二者渊源。 杭州佛寺对茶禅文化的推广 杭州佛寺对茶文化的形成和推广传播贡献卓著。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杭州茶文化的发展,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院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有条件研究和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 早在唐代陆羽
发布时间:2019-06-28
释月真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浅谈佛教对杭州茶文化的影响 西湖山水之于杭州,可谓得天地之造化,成一方百姓之福源。其灵山秀水,蕴育出了杭州千余年的优雅文化,高僧名土,层出不穷。除诗文书画艺术之外,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相得益彰,成为西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撷录文献所载,略述二者渊源。辩才禅师与龙井茶 在北宋时期,杭州天竺的香林茶和白云茶因品质优越已经成为朝庭贡茶。当时德行高超的辩才元净禅师(1011~1092)曾两度住持上天竺寺,至古稀之年,禅师告老退居寿圣院,即今龙井寺,内有老龙井泉一口,旧传此泉与江海相通,有龙居
发布时间:2019-06-28
作者 释月真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浅谈佛教对杭州茶文化的影响 西湖山水之于杭州,可谓得天地之造化,成一方百姓之福源。其灵山秀水,蕴育出了杭州千余年的优雅文化,高僧名土,层出不穷。除诗文书画艺术之外,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相得益彰,成为西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撷录文献所载,略述二者渊源。 二、品茗论道之佳话 高僧与名士品茗论道成为杭州茶文化史上最多之美谈。历史上杭州寺院有许多高僧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他们亦与文人雅士交往,品茶之余,呤诗作文,留下许多佳话。 灵隐寺西北巢枸坞的韬光寺,为唐代蜀地名僧韬光禅师所建。其
发布时间: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