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壹拾陆尊蠲慢意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蠲慢意尊者铜像诗 偈鸟在林中自由飞,鸟在笼中唯悲啼。听其自然由其性,生而为囚最可悲。偈 解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可贵,而被约束的生活则令人难以承受。囚徒般的生活是违背天性,因而也是可悲的,只有听任自然,随其天性,才能获得生命的快乐。此偈教导我们,很多时候,人都是自铸心灵枷锁,而不能获得
发布时间:2023-07-11
第二章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第二节 依教修心禅 三、念佛禅次后如昙鸾法师,因讲大集经而致病,乃欲修得长生再弘大集。他本为北魏人,因为要求长生术,所以来至南朝梁地。当时南朝人以为他是奸细,便报于梁武帝,帝因请其说法,便问南来之意。鸾谓南方有为炼气修仙所宗之陶隐君,欲从之而修长生。武帝乃听往访。鸾法师既见陶隐君,便得了长生术,他就又回到北方。在洛阳遇菩提流支,问印度佛教法中有无长生术。菩提流支菲薄中国仙术而授观无量寿佛经,并谓依此修必得真正长寿。鸾法师因受菩提流支之启示,遂焚仙术,回河西专修无量寿佛法,广弘传之。是时之净土三经、一论,所谓小本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与世亲的净土论,已是完备。
发布时间:2023-07-10
这时母鹿带着小鹿,指引有水草的地方,流泪分别,说偈道:我朝行不遇 误堕猎人手即时当屠割 碎身化糜朽念汝求哀来 今当还就死怜儿小早孤 努力自活已母鹿说完,便舍离走了,小鹿悲叫,随后追赶,跌倒又爬起来。母鹿回头说:“你们不要来,否则母子都会被杀。我死是甘愿的,只是可怜你们还无知。世间一切无常,都有离别。我的命太薄,你们生来没有依靠。何必悲伤,徒增加忧患。应当立志,毕命于是。”母亲又为二子说一偈道:我前因贪爱 今来受兽身世生皆有死 无脱不终患制意一离贪 然后乃大安宁就说信死 终不欺诳生小鹿还是悲恋啼哭,一同来到设网处,寻找猎人,猎人睡在树下。母鹿站着说偈道:前所释放鹿 今来还就死恩德惠贱畜 得见辞二
发布时间:2023-07-0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壹拾伍尊金刚尊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尊尊者铜像诗 偈绿水青山何其多,听罢渔谣听樵歌。城市嚣喧留不得,耳目身心受折磨。偈 解心为物役,情随境迁。厌倦了纷繁嘈杂的都市生活,不如隠逸山林,回归田园,投入自然的怀抱。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觉得身心疲惫之时,应多多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可因忙于追求物质生活而荒芜了自己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08
从前有鹿,数百成群,追逐水草,渐渐接近城市。国王外出打猎,各自奔跑逃命。有一只母鹿已怀孕,独被追赶,饥饿疲困,失去同伴。这时生下两只小鹿,独自出去寻食物,堕入猎人的罗网中,悲叫着想出来,但无法得脱。猎人听到,便赶来看,见有只鹿,心里高兴,便要去杀它。母鹿叩头,悲痛的诉说:才生下两只小鹿,幼小无知,不辨方向,请求给点时间,回去看一下小鹿,给他们指引水草地方,以便生活。我仍然来就死,决不违背誓言。猎人惊异,就回答说:“一切世间上的人,都缺乏信用,何况你这只母鹿,既是从死里逃脱,哪还肯再回来。”母鹿又说:我回来小鹿可以存活,我留下小鹿必然死亡。说偈道:我身为畜生 游处于山林贱生贪躯命 不能故送死今来
发布时间:2023-07-06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小暑节气到来了“暑”为炎热,“小”则表示炎热程度,因此小暑象征着温度的变化天虽已经热了,但还未热到极致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大地上几乎没有一丝凉意吹来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二候蟋蟀居宇蟋蟀渐渐地离开了原野来到人居房屋的墙脚下避暑三候鹰始鸷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并开始学习飞行搏杀猎食的技术小暑的到来意味着两件事:出梅、入伏梅雨季结束,宣告出梅
发布时间:2023-07-0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肆佰壹拾肆尊最上尊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最上尊尊者铜像诗 偈山中道路万千条,弯弯曲曲无尽头。最宽最亮凭君选,桃源仙境尽锦绣。偈 解山中道路无数,犹如人生之轨迹,弯弯曲曲,百转千回。人生路上有大道,也有小径,有宽敞明亮,也有狭窄幽暗。此偈教导我们,人生的境遇总会有跌宕起伏,或是顺风顺水,或是阻隔迟滞,都需要我们从容面对。
发布时间:2023-07-05
东晋沙门支法领,幼年出家,心行精志,悲叹能仁灭后,正教凌替,乃往西天询求圣典。行至于阗,忽遇西来三藏一乘法主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释迦种姓甘露饭王之裔孙也,是大乘三果人,即当第三地菩萨,将华严梵本三万六千余偈来。若于经中有所不通,即升兜率,请问弥勒世尊。法领哀请三藏慈降震旦,流通华严,依请而来京师安置。行坐不与凡同,或于窗牖间出入无碍,同住诸僧悉皆惊异,咸谓之魔。众僧遂问三藏曰:法师得过人法耶?三藏对曰:吾今已得。诸师乃集京城僧众,作法羯磨,而欲槟弃。而三藏遂摄衣钵升空,现诸神变腾身,坐飞南往扬州,如鸟翔空,举僧愕悔,不可复追。以义熙十四年三月十四日,于建业谢司空寺,造护净法堂,翻译华严。当译
发布时间: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