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正法眼瞎驴边灭却破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 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松源崇岳禅师赞密庵先师密庵咸杰禅师,应庵昙华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郑州人。禅师母亲虔诚信仰佛教,有身孕时,尝梦见庐山一老僧入其房舍,后来生下咸杰禅师。师自幼颖悟不凡,气宇深沉,秉性高洁,志向超群,厌恶世间尘染,一心寻求出世间法。禅师侍亲以孝,闻于乡里,而双亲亦鼓励其修行志向。南宋绍兴四年(1134),咸杰禅师十七岁,于福清敛石山太平禅寺,在蕴公和尚座下薙度出家,不久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僧。接着离开家乡外出参学,不惮游行,遍访诸方尊宿,虚心请益。约当三十岁时,咸杰禅师前往浙江衢州桐山明果禅院拜谒应庵昙
发布时间:2023-07-29
凝而不结,混而常清。挺然岳立,卒乎砥平。拟师之道兮,虚空钉橛。美师之德兮,色里胶青。妙高万迭兮,春归锦镜。翠螺一抹兮,霜后洞庭。在彼在此兮,初无朕迹。或舒或卷兮,水赴沧溟。遐想高躅兮,实我法城。——虚堂智愚禅师赞雪窦重显禅师明州(今浙江宁波)雪窦重显禅师,智门光祚禅师之法嗣,俗姓李,遂宁府(今四川遂宁县)人。重显禅师出身豪富之家,自幼虽然受到良好的家学薰陶,但是对于经世儒学却不感兴趣,内心向往出世的修行生活。父母知其志趣不可夺,于是许可他从普安院仁铣上人出家。受具足戒之后,重显禅师开始主要是学习经论。他一度遍历讲席,究理穷玄,对经教颇能通达。每与人论对,皆诘问锋驰,机辩无敌。众人都知道他是个法
发布时间:2023-07-27
三昧寂光律师(1580—1645),江苏广陵瓜渚人,俗姓钱,母感异梦而生。二十一岁礼净源禅师出家。初从雪浪洪恩法师习贤首教观,其后遍参名宿,极受紫柏、云栖诸师之器重。从古心如馨律师圆具大戒后,专精毗尼,兼习禅观,深究力行,精进不懈。古心律师弘戒于五台山,擢寂光为副座,助其教授。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律师闭关九华山,冬夏一衲,不设卧具。一夕起行,内外洞达,遍体通明,彻见戒体。后隐居司空山,疏解《梵网经》。万历四十三年(1615),应信众坚请,开法于庐山东林寺。陆地忽透千叶白莲一十八朵。昔慧远大师临灭度时对众示曰:若有白莲重开,吾当再来教化矣。自晋迄明,枯而不荣,池久为地。师到此山,白莲自
发布时间:2023-07-21
素有“东南佛国”美誉的杭州,历代高僧辈出,且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对中国佛教以至世界佛教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著名高僧,他们是杭州高僧中的佼佼者。北宋时在杭活动三十多年的明教契嵩禅师,就是杭州高僧佼佼者中特色鲜明、久负盛名的一位佛门巨匠。契嵩禅师,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生于藤津(今广西藤县),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圆寂于杭州灵隐寺。契嵩禅师与杭州及杭州佛教的因缘甚为殊胜深厚。这不仅体现在与契嵩禅师有甚深交谊的陈舜俞所撰之《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以下简称《行业记》)中,更体现于契嵩传世文献《镡津文集》中的有关文字里。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中有云“(契嵩禅师)庆历间
发布时间:2023-07-21
僧佑大师,俗姓俞,祖籍彭城下邳。他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出生于建康。由于从小受到佛教的薰陶,幼年时即入建初寺,依僧范为师。到了十四岁,至定林上寺,拜时人誉为“法门栋梁”的法达法师为师。年满二十岁,受具足戒,成为正式的出家人。以后又受学于律学名匠法颖律师,潜心钻研律学二十余年,成为闻名于当世的律学大师。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常请他讲律藏之学,每次听众皆有七、八百人之多。永明末,他代表朝廷至三吴考核出家的五众。梁朝开国后,对僧佑大师备加礼遇,一切佛教和僧人事务上的疑难大事,梁武帝都会请示他决断。他开创了各寺院造立经藏的传统,并把信众的布施,全用于整治、修缮寺院。僧佑大师颇具巧思,善于佛像的雕凿,
发布时间:2023-07-13
道济禅师一生神迹叵测,妙应无方,圆寂之后舍利无数,经过明清时代文学的宣传,逐渐形成了影响后世的济公信仰。作为一种独立的民间信仰,其一定会按照自身的生存逻辑,产生一定的自主性。详细的梳理济公信仰的形成,有内外两种因素。从佛教内部因素而言,舍利信仰、宗门认可、神迹史观等因素的存在,无疑为济公信仰的形成提供了增上动力。第一,舍利信仰:舍利是佛教中的圣物,是修行成就的证明。佛陀灭度后,阇维舍利无数,被后人起塔供养,此是舍利信仰的开端。后期的佛教,历代高僧圆寂后遗留的舍利,皆被起塔供养,受人礼拜与旋绕,可以说舍利信仰一直影响着历代佛教徒。高僧灭后出现的舍利,还被世人简单理解为是直接判断其修证是否有成就的
发布时间:2023-07-03
农历五月十四芙蓉道楷禅师圆寂日佛祖言句家常饭,咬断为人命根。天子假敕尧舜无,一拂打开顶眼。冲流度刃,掩耳便行。密用潜机,年尊得力。卯生日,戌生月,灯来甚奇。食进盐,行奉马,仙陀未俏。道行冠绝,不受宠褒。忤旨再三,宁甘下狱。徙淄州而不涅,疾受刑而不磷。果能石上插芙蓉,横身界外何风彩!芙蓉道楷禅师是投子义青禅师之法嗣,俗姓崔,沂州(今山东临沂)人。禅师自幼就学习道家的辟谷,隐居于伊阳山。长大后游京师,籍名于术台寺,参加试经(考试经典,以选拔合格出家人),因背诵《法华经》而得度出家。受具足戒后,道楷禅师便来到海会寺,礼谒投子义青禅师。初礼投子和尚,道楷禅师便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
发布时间:2023-07-01
农历五月初八虎丘绍隆禅师圆寂日见非是见 飞星掣电竹密水流 陆地行舟猛虎瞌睡 独踞林丘风生一啸 万古悠悠绍隆禅师(1077—1136),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和州含山(今安徽境内)人。师九岁辞亲出家,居佛慧院,六年以后才落发得度,并受具足戒。五年后,绍隆禅师开始游方参学,初礼长芦崇信禅师,得其大略。在此期间,绍隆禅师从一行脚僧那儿偶然看到圆悟克勤禅师的语录,便借来一读,抚几长叹云:“想酢生液,虽未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第恨未聆謦欬耳。” 表示读罢圆悟克勤禅师的开示,令人法喜畅快,就像一想到醋,口中便开始流口水了,只是遗憾不能亲身领受克勤禅师的教导。绍隆禅师于长芦信禅师处得其法要后,又前往宝峰参礼
发布时间:2023-06-25